2023年度《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本3篇

时间:2023-04-12 18:10:04 浏览量: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本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本3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可见,我们老师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其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比较正确的,只是在“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以及怎样去帮助他们”这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深入,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比较,会让我们的观察记录更加客观、科学、有效,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孩子的发展。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2

  自从在两年前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之后,我对他的教育理念充满兴趣,一种追探的愿望十分强烈,陆陆续续读了他的几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迪。尤其是一个个小案例给我提供了教育的对比,如同一面面镜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径,也透视出我的教育反思点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对比事例谈谈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情景对比一:一天早晨,我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搀着一位小孙子正从我家楼下经过,老奶奶看见花坛中有一棵月季花树上盛开真粉色的月季花,一边走一边对小孙子说:“奶奶去摘一朵,你拿到幼儿园。”小孙子说:“老师说:‘公园的花不能摘,大家要爱护。’”老奶奶说:“老师又没看见,你对老师说自己家的,不就行了。”说完,老奶奶就摘下了其中开得最大、最艳的一朵。我亲眼见证摘花经过,却没有上前阻拦和教育,只是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教师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只是纯粹的课堂或是口头文化还是应该体现在教育波及的整个生活?”在这个事例面前我是一位教育无为者。

  情景对比二:在艺术主题活动《秋》的活动背景下,小婕带来了香扑扑的桂花,整个班级弥漫在甜滋滋的桂花香中,大家感受到很温馨和甜蜜。

  小忆低声说:“这个花我看见在滨河花园摘的。”小婕的脸一下子暗沉,斜眼看着小忆。眼神中仿佛说:“谁让你说的!”我相信小忆的话,因为他是小婕的邻居,他们又是好朋友。听后,我了小婕花真正来源,小婕不置可否。这时,老师采用说教的口吻说:“小婕把花带到幼儿园,说明她有关心班级,爱同伴的心意,但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接着说:“如果有了这份心意,最好怎么做合适呢?”

  又接着说:“公园里的花是公共绿地,大家要爱护,才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

  三个相似的事例,却折射出不同教育理念下三种不同教育行为,也反映出不同儿童观影响下的教育行为,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事例,却发人深省。我的教育起点在行为规范的本身,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条条框框的规则,缺乏人性和情感性,显得比较生硬和枯燥,以说为主,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叹:“孩子说说都会、听听都懂、就是做做脱轨。”第二个教育无力的案例就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产物。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却意味深长,让教育者记忆终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教育学当成一门“目中无人”的学科,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学问,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情感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更需要有唯美的灵魂、高尚的道德、资深的专业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生活教育情境下锻造他们完美纯洁的心灵。

  用爱拉近老师与孩子的距离——读《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寒假读了《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作者对于教育的目的作出了独到的见解“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时,其才能正真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说,用我们的爱来教育孩子,能够使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加地愉快,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一、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从学生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都受到自己家长的爱与关心,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时没有感受到这一份就在身边的爱,班主任*时可以利用晨会和班会通过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爱,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父母的赞美,在赞美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因为有爱,有时会受到父母的责备,但是责备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了分辨对错;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表扬让学生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为有爱,有时老师会批评学生的错误,这批评让学生学会了知错就改;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而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之后的快乐……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二、爱我们身边的人

  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

  在冬季三项比赛前的准备阶段中,解萌二年级了还不会跳绳,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没有嘲笑她,而是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边上帮助她练习跳绳,把自己在学跳绳时的经验和她分享。当解萌学会了跳绳后,其他的同学大声地告诉我“陶老师,解萌会跳绳啦,她能连起来跳二十多个了!”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为她感到高兴,让我也十分地感动。解萌在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这样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是自己的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其他的孩子也在帮助解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互助和分享是多么地快乐,发自内心的关心帮助身边的人。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阅读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1)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5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可见,我们老师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其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比较正确的,只是在“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以及怎样去帮助他们”这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深入,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比较,会让我们的观察记录更加客观、科学、有效,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孩子的发展。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2

  看了《观察儿童》一书,结合自己的工作,使我深刻理解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成长中的小花,由于生长环境、种类的不同,生长速度、开花时间也截然不同,但如果我们能静静观察、耐心等待,终有一天会看到美丽的花朵绽放。

  善于发现、观察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

  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特点;观察儿童的方法和基本要素。理论之后的案例研究和思考内容更是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理解*台。结合实际,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都在去观察孩子户外游戏,有的老师会看见儿童正在合作开展游戏,有的老师则认为儿童骑车时间太长,不能够与同伴分享。有的教师会注意到,有的孩子站着看别人玩游戏,但没有真正参与游戏。受已有的关于儿童的知识以及自身的先见和态度的影响,每一位观察的人从同一情景中发现了不同的现象。那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何有效的观察儿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当我们学会拥有了有效的观察技能,我们就能在多种场合与环境中运用这种技能。

  那么我们从观察儿童中学到了什么了?在学习中,更深的了解到我们会从观察儿童中学到:观察儿童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我们也会准确地观察评价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进而设计出适宜的活动。如果想要更加明确的了解如何满足儿童的个体需要或促进儿童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观察程序,进行有效的观察。一旦做好了这些事情,作为教师就会更加明确的意识到儿童的需要,更有把握的评价儿童的需要,并且将更有可能提出并设计能够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和经验。我觉得这样的观察就会更有效。当然1-2次的观察不可能准确,也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的状况,需要观察着长期一贯的坚持,这样的观察才更具说服力。观察才会更加有意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认真细致的做好幼儿的观察工作,用合适、简便的方法进行记录,根据观察的内容调整活动,设计组织适合幼儿成长的适宜的活动内容,真正促进幼儿在原有水*上的提高,从而也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3

  自从在两年前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之后,我对他的教育理念充满兴趣,一种追探的愿望十分强烈,陆陆续续读了他的几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迪。尤其是一个个小案例给我提供了教育的对比,如同一面面镜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径,也透视出我的教育反思点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对比事例谈谈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情景对比一:一天早晨,我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搀着一位小孙子正从我家楼下经过,老奶奶看见花坛中有一棵月季花树上盛开真粉色的月季花,一边走一边对小孙子说:“奶奶去摘一朵,你拿到幼儿园。”小孙子说:“老师说:‘公园的花不能摘,大家要爱护。’”老奶奶说:“老师又没看见,你对老师说自己家的,不就行了。”说完,老奶奶就摘下了其中开得最大、最艳的一朵。我亲眼见证摘花经过,却没有上前阻拦和教育,只是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教师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只是纯粹的课堂或是口头文化还是应该体现在教育波及的整个生活?”在这个事例面前我是一位教育无为者。

  情景对比二:在艺术主题活动《秋》的活动背景下,小婕带来了香扑扑的桂花,整个班级弥漫在甜滋滋的桂花香中,大家感受到很温馨和甜蜜。

  小忆低声说:“这个花我看见在滨河花园摘的。”小婕的脸一下子暗沉,斜眼看着小忆。眼神中仿佛说:“谁让你说的!”我相信小忆的话,因为他是小婕的邻居,他们又是好朋友。听后,我了小婕花真正来源,小婕不置可否。这时,老师采用说教的口吻说:“小婕把花带到幼儿园,说明她有关心班级,爱同伴的心意,但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接着说:“如果有了这份心意,最好怎么做合适呢?”

  又接着说:“公园里的花是公共绿地,大家要爱护,才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

  三个相似的事例,却折射出不同教育理念下三种不同教育行为,也反映出不同儿童观影响下的教育行为,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事例,却发人深省。我的教育起点在行为规范的本身,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条条框框的规则,缺乏人性和情感性,显得比较生硬和枯燥,以说为主,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叹:“孩子说说都会、听听都懂、就是做做脱轨。”第二个教育无力的案例就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产物。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却意味深长,让教育者记忆终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教育学当成一门“目中无人”的学科,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学问,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情感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更需要有唯美的灵魂、高尚的道德、资深的专业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生活教育情境下锻造他们完美纯洁的心灵。

  用爱拉近老师与孩子的距离——读《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寒假读了《教育在十字路口》一书,作者对于教育的目的作出了独到的见解“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时,其才能正真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说,用我们的爱来教育孩子,能够使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更加地愉快,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一、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从学生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都受到自己家长的爱与关心,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时没有感受到这一份就在身边的爱,班主任*时可以利用晨会和班会通过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爱,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父母的赞美,在赞美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因为有爱,有时会受到父母的责备,但是责备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了分辨对错;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表扬让学生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因为有爱,有时老师会批评学生的错误,这批评让学生学会了知错就改;因为有爱,有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而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之后的快乐……爱就在学生的身边

  二、爱我们身边的人

  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

  在冬季三项比赛前的准备阶段中,解萌二年级了还不会跳绳,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没有嘲笑她,而是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边上帮助她练习跳绳,把自己在学跳绳时的经验和她分享。当解萌学会了跳绳后,其他的同学大声地告诉我“陶老师,解萌会跳绳啦,她能连起来跳二十多个了!”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为她感到高兴,让我也十分地感动。解萌在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这样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是自己的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其他的孩子也在帮助解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互助和分享是多么地快乐,发自内心的关心帮助身边的人。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4

  通过阅读《观察儿童》一书,让我对观察记录有更多的理解,也更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

  书中清楚的告诉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

  一、观察方法形式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观察

  观察儿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你要想好要观察他的什么行为,了解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发展水*。我们应当合理选择方法观察幼儿。在书中介绍了多种观察儿童的方法,但是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活动中的现实情况,选择观察方法。另外,我们不仅可以从儿童的行为上观察儿童,也可以从儿童的绘画成品、拼图成品等来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儿童,可以分析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学习。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分析出的观察结果,找出更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

  二、一步步教你如何呈现观察

  在第2章中以书面/叙事风格来组织和呈现观察时该怎么做。用例子让我们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是什么样子的,对我们以后写观察记录时,有了参照,能更好的写出观察记录。在清楚知道了观察记录是如何展现出来后,又给出了一个案例,让我们尝试在这个案例中找到它要告诉我们关于儿童的什么,清楚了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观察中你能针对一个领域进行细致的记录,告诉你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读,从书中能解决你在写观察记录时的一些困惑。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儿童已经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这么做,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观察。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5

  通过阅读了《观察儿童》一书,让我深刻的感觉到观察的重要性。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观察,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幼儿,把握幼儿的兴趣、年龄特征,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做一个用心观察的老师,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随时随地的进行观察和分析。实践证明,只有对孩子进行足够的观察,才能更加的了解孩子,清楚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也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帮助孩子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时给我们的目标、《纲要》等等,也仅仅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而已,不足以说明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因此,观察在幼儿园中,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是了解儿童的最真实的手段。通过观察,我们能够知道孩子们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特别是在更加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时,如教室一日活动、操场游戏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家庭生活等等,观察的内容就更加的真实。“观察”是在特殊的环境、一定的教育项目或一定的情境中,有目的、系统性地观看儿童的行为,观察有时被看成是“监视儿童”的行为,并且是一种认识儿童行为与学习的很好的方式。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学习和研究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对儿童的从最初不协调的活动到自发、协调的活动的观察。

  “教育应该是在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与新的经验、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因此观察、了解幼儿便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指南》中也提到,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向更高水*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时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观察,以更好的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以更好的制定每个幼儿的发展计划,支持和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而通过观察,也能使教师们收集到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信息,更好的为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为家长交流、幼儿发展计划的制定、幼儿评估等,提供重要、具体的信息资料。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2)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3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1

  近期,结合培训班的作业要求与自身的工作需要,将《观察儿童》翻阅了一遍。翻阅第一章,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内容是我现在工作研究所需要的,其次,这本书不似一些书讲述高深理论,离我们感觉很远。它的陈述方式更像有一位导师,就在你的身边向你娓娓道来你在观察中的一些问题,并用具体的案例,可借鉴的解决的方法让我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引发我进一步深读它的兴趣。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就成为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到完善。

  观察,观为看,察为思。结合现实工作中,看到了许多观而不思的行为及被搁置在文本上的那些可记可不记的记录。书中“观察的价值在于它们的运用,而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的观察价值与目的,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如何助推教师开展有意义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推进幼儿发展的自然实施的教育手段,我们能为教师做什么?此书给了我启示。

  一、教师要学会观察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运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注重了幼儿的个性,但没有深层地科学地去观察。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行为。

  在活动中,我们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到程度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要观察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适合,充分,是否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鹰”一般的目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孩子发展的水*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材料,使教学活动目标性更强。

  二、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小朋友走到教室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三、教师要学会参与和倾听

  “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

  “倾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在“童声”中理解幼儿的生活,在“童声”中推动幼儿的探索。只有学会了倾听,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成长。例如:某教师要教小朋友用三个圆做成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兴趣很大。在孩子操作中,教师一会在这桌帮忙一会又到那桌说说话。她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她在观察孩子的操作,并试图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以便及时的提供援助。结果她并没有发现她所认为的不会做的孩子,只能机械的等待孩子呼喊她“老师,我不会”。很显然,老师错过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最好的时机。她所理解的观察是主观的,被动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她没有倾听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她的孩子是否需要她的参与、哪里需要她的参与,她没有获得这些信息,所以她的观察毫无结果和意义。

  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和倾听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倾听也比较*,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观察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首先要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不是老师主观的或是活动要求的参与,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老师、欢迎老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操作,这样参与进来观察到的孩子是最自然的、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反馈给孩子的也将是最及时的、对他的操作最有意义的信息。

  四、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五、注意观察记录的客观有效性

  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发现他们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还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因此,我们应科学的观察幼儿,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最好的观察者。

  好书,是能引发读者思考。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撰的格式,给了我工作思路上的触动。以上是初浅的认识,今后会再细细研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2

  近期,结合培训班的作业要求与自身的工作需要,将《观察儿童》翻阅了一遍。翻阅第一章,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内容是我现在工作研究所需要的,其次,这本书不似一些书讲述高深理论,离我们感觉很远。它的陈述方式更像有一位导师,就在你的身边向你娓娓道来你在观察中的一些问题,并用具体的案例,可借鉴的解决的方法让我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引发我进一步深读它的兴趣。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就成为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到完善。

  观察,观为看,察为思。结合现实工作中,看到了许多观而不思的行为及被搁置在文本上的那些可记可不记的记录。书中“观察的价值在于它们的运用,而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的观察价值与目的,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如何助推教师开展有意义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推进幼儿发展的自然实施的教育手段,我们能为教师做什么?此书给了我启示。

  一、教师要学会观察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运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注重了幼儿的个性,但没有深层地科学地去观察。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行为。

  在活动中,我们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到程度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要观察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适合,充分,是否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鹰”一般的目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孩子发展的水*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材料,使教学活动目标性更强。

  二、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小朋友走到教室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

  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三、教师要学会参与和倾听

  “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

  “倾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在“童声”中理解幼儿的生活,在“童声”中推动幼儿的"探索。只有学会了倾听,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成长。例如:某教师要教小朋友用三个圆做成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兴趣很大。在孩子操作中,教师一会在这桌帮忙一会又到那桌说说话。她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她在观察孩子的操作,并试图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以便及时的提供援助。结果她并没有发现她所认为的不会做的孩子,只能机械的等待孩子呼喊她“老师,我不会”。

  很显然,老师错过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最好的时机。她所理解的观察是主观的,被动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她没有倾听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她的孩子是否需要她的参与、哪里需要她的参与,她没有获得这些信息,所以她的观察毫无结果和意义。

  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和倾听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倾听也比较*,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观察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首先要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不是老师主观的或是活动要求的参与,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老师、欢迎老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操作,这样参与进来观察到的孩子是最自然的、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反馈给孩子的也将是最及时的、对他的操作最有意义的信息。

  四、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五、注意观察记录的客观有效性

  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发现他们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还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因此,我们应科学的观察幼儿,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最好的观察者。

  好书,是能引发读者思考。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撰的格式,给了我工作思路上的触动。以上是初浅的认识,今后会再细细研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3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单敏月、王晓*翻译的《观察儿童》一书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并做了记录。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读了此书,我深刻的认识到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观察儿童可以让我们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非常清楚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更科学的观察、记录,通读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让我们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让我更好地建构起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将自己观察得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客观,有效。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3)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菁选2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1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

  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

  问题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2

  近期,结合培训班的作业要求与自身的工作需要,将《观察儿童》翻阅了一遍。翻阅第一章,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内容是我现在工作研究所需要的,其次,这本书不似一些书讲述高深理论,离我们感觉很远。它的陈述方式更像有一位导师,就在你的身边向你娓娓道来你在观察中的一些问题,并用具体的案例,可借鉴的解决的方法让我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引发我进一步深读它的兴趣。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就成为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到完善。

  观察,观为看,察为思。结合现实工作中,看到了许多观而不思的行为及被搁置在文本上的那些可记可不记的记录。书中“观察的价值在于它们的运用,而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的观察价值与目的,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如何助推教师开展有意义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推进幼儿发展的自然实施的教育手段,我们能为教师做什么?此书给了我启示。

  一、教师要学会观察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运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注重了幼儿的个性,但没有深层地科学地去观察。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行为。

  在活动中,我们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到程度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要观察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适合,充分,是否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鹰”一般的`目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孩子发展的水*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材料,使教学活动目标性更强。

  二、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小朋友走到教室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三、教师要学会参与和倾听

  “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

  “倾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在“童声”中理解幼儿的生活,在“童声”中推动幼儿的探索。只有学会了倾听,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成长。例如:某教师要教小朋友用三个圆做成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兴趣很大。在孩子操作中,教师一会在这桌帮忙一会又到那桌说说话。她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她在观察孩子的操作,并试图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以便及时的提供援助。结果她并没有发现她所认为的不会做的孩子,只能机械的等待孩子呼喊她“老师,我不会”。很显然,老师错过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最好的时机。她所理解的观察是主观的,被动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她没有倾听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她的孩子是否需要她的参与、哪里需要她的参与,她没有获得这些信息,所以她的观察毫无结果和意义。

  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和倾听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倾听也比较*,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观察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首先要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不是老师主观的或是活动要求的参与,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老师、欢迎老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操作,这样参与进来观察到的孩子是最自然的、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反馈给孩子的也将是最及时的、对他的操作最有意义的信息。

  四、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五、注意观察记录的客观有效性

  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发现他们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还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因此,我们应科学的观察幼儿,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最好的观察者。

  好书,是能引发读者思考。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撰的格式,给了我工作思路上的触动。以上是初浅的认识,今后会再细细研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4)

——《观察儿童》读后感3篇

《观察儿童》读后感1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从而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交往能力等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书共有7个章节。当阅读完第一章后,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以下两点:一、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二、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这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观察记录相吻合,先以白描的手法来进行观察记录,再链接指南进行分析,最后给予回应指导。

  在第二章中“以书面/叙事风格记录为例”与我们现在观察记录非常匹配,但又更加全面和完善。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以及注意要点:一、制定合适的目的和目标;二、记录,应尽可能当事情赈灾发生着,你应该全心关注你感兴趣的那些方面,因为你不可能记下儿童所做的一切;三、结论,应该概括地叙述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你期待发现什么(即你的目标)相呼应;四、评价,应该将你的发现与你的目标年龄群体应有的表现相比较;五、建议,观察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帮助儿童完善其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通过观察儿童,帮助他们?”在书的开头,四个问题让我陷入深思。观察过很多儿童,但好像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

  在观察方法上,书中说道要安静地坐着,尽可能地不引起丝毫的注意,若与儿童互动,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在我之前的观察中,当我拿起笔和本子要记录时,孩子看到了觉得好奇,开始关注我在做什么,我一时不知如何解释,我的行为对他们的活动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书中的方法是,避免和孩子有视线接触,如果他们意识到你在写东西,那你可以说你在做作业。在今后的观察中,我会运用此方法。

  记得导师曾经说过,在观察时,应该只记录事实,记录每一个细节,不要有遗漏,记录时不要解释,使用描述性的词句,避免使用判断性或解释性的词句,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记录。在评价时,可以将自己的发现与目标年龄群体应有的表现相比较,根据权威的发展常模和理论来比较,也可以将某个个体和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儿童相比较。在建议上,主要是为了提出帮助促进儿童发展的策略。

  书中认为,越早通读记录下来的草稿,尽快地将草稿补充完整,那么观察记录就变得很容易完成了。这是我在日后记录中需要注意的,有时候因为别的事情无法及时梳理草稿,时间久了容易忘记细节,影响观察记录的具体与客观。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所有的孩子都依随一个相同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但相互之间在速度上并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以其自身的步调成长着。如果我们要提供最好的机会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有怎样的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环境。我认为,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的发展水*,但也不能完全以标准为标准,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析。没有唯一的标准。

  通读全书,再来思考开头的四个问题,就变得清晰了。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总之“观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想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尝和摸索,形成一套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观察方法。每一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眼睛练得如同鹰眼一般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儿童最殷切的需要。

《观察儿童》读后感2

  观察记录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观察需要由充足的时间去看、去记录,那如何做到既有时间观察儿童、记录自己所见,又有时间与儿童进行充分互动呢?在阅读《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该书第四章时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从记录时间段、记录所需材料、记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记录时段内提到了四种记录时刻:与儿童在一起时;事件结束后;在从日常活动中抽身出来时;反思时。

  其中,我们通常会在第一和第二种时段时进行记录,我们会随身携带便签纸用概要式记录法记录下孩子的精彩瞬间,或者是拍摄好相关的照片等空下来时候进行回忆、记录。

  笔者提出的“在日常活动中抽身出来”的方法我觉得可以用到日常观察工作中,当教师空班且无其他手头工作时可以静下心来跟随另一个老师带班,可以是有目的地去观察想观察的幼儿、事件,也可以在全程中去发现对评价幼儿有价值地、随机性观内容。

  “反思时进行记录”的方式我们会在角色游戏、区域活动或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记录中用到,笔者提到可以班内两位老师一起反思一日工作中孩子的“哇时刻”或是行为问题或是发展遇到的问题等,这样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去捕捉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情况,更具针对性,在发挥两个人智慧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做观察记录。

  文章中提到的四种记录时刻是比较常见的观察记录时段,且各有优势。第一种时段能更真实地记录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但在观察、记录的时间上有所限制。第二种方时段有充足的时间去回顾记录,但是对于幼儿言语等细节性内容的回忆和描述不够具体、真实。第三种和第四种时段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观察上,且需要同事间相互合作达到更好成效。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去尝试不同的观察记录模式,发现更适宜自己的模式,做有效的观察记录。

《观察儿童》读后感3

  为了更加系统掌握观察方法,进一步了解观察的必要性,促进儿童和教师的发展,我仔细翻看了《观察儿童》一书。通读一遍层层深入的章节,带领我逐渐掌握了观察实施的全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章的标题——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吸引了我的眼球。观察儿童是为了发现他们独自的特点,以及他们怎样接近、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观察者了解他们已经达到的水*;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那如何呈现观察?第二章细致地解读采用书面/叙事风格来组织和呈现观察时该怎么做。如观察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在洗澡时的表现。观察记录体现了该婴儿的身体技能及婴儿与成年照料者的互动。我们现在使用的观察方法,也多是书面/叙事观察,第三章展示了我们还可能使用的方法:图标法、抽样法、书面法和检查清单法。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来记录观察,他们都需要包括原始的信息、评价和结论,这一点与叙事性观察是一致的。

  了解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我们怎样培养观察与早期学习目标相联系?例如:如果某儿童在使用剪刀方面有困难,那么就可以提供更加多的练习机会来帮助儿童加强手指肌肉练习的机会;某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开发一些游戏或活动,帮助儿童联系倾听的技巧并保持兴趣;某儿童很难与其他孩子融合,教师就要想办法鼓励儿童首先与另外一儿童或*一起互动,再融进一个小组……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一名观察者,在倡导科研引领教研的当下,幼儿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特定方式和科研过程中的表现和变化,研究者把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重要的过程性资料加以分析和评价,以验证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教师,都需要科学的观察促进双方的发展。因此这本书是有着非常高的指导意义,我觉得可以把它作为口袋书、常规工具书,随时可以指导教师的观察工作。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5)

——儿童艺术家读书心得3篇

儿童艺术家读书心得1

  《爱的艺术》是打印出来看的,也幸好如此才得以在上面圈圈点点,因为读书的惯性思维不容易看懂作者的西方思维,读第一遍的时候乱了,再读才有点头绪。

  最深的感受:要想被爱,先学会如何去爱。不要再觉得爱情的先决条件是能否被爱,其实是能否重视爱的各种因素;不要再认为简单的是爱本身,难的是没有爱的对象,其实所有人都是爱的对象;也不要再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名利、权力上,那和爱没有关系,爱是一种能力。

  爱情有着最为重要的因素和广泛的对象。

  1、爱情的因素

  我认为全书中最为精辟,个人最能接受和理解之处在于对爱情积极性的解释:给、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

  爱情是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它的第一要素是“给”,“给”不是被别人拿走东西,也不是一种自我牺牲,而是为了体验快乐,他体现生命力的升华。不论是在性范畴还是物质范畴,“给”都能够带来快乐。在人的特殊范畴里,通过“给”,提高的对方的生命感,唤起了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这表现在爱情上,便是用对他人的爱去换取他人对自己的爱。如果双方都能深刻理解爱的积极性,那么这种双方的互动就会带来充满活力而不是被动的爱。如书中指出,克服人的孤独感最有效途径是创造性的劳动,一个人如果缺乏生产性倾向,不信赖自己的力量和达到目的的勇气,那他就怕“给”,也就害怕爱,最终仍会陷入孤独。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就像上帝所说的,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人们认为应该把全部的关心给未来将要出现的爱人,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如作者在博爱中解释:只有当我爱那些与我个人利益无关的人时,我的爱情才开始发展,所有的人呢都应该是*等的。那些藏着内心的热情对周遭表现冷漠等待爱情的人应该开始学习这一点,开始关心周围的人,或许就能培养出美好的爱情。

  责任心是我对另一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责任心不是义务而是一种完全主动的思想和行动。经常只有成为了爱情的双方,人们才会表现出精神上的关心。正如大多数人体会到的,我们只是很吝啬地将这种责任心给某一个人而且还可能是未出现的人。

  尊重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不要再臆想将你爱的对象改造成你想象的更好的样子。你因为他是他而爱上他,如果爱他就应该爱他的成长,爱他本来的面目。同时,给予对方自由也要让自己独立,双方相对的独立才会有自由而长久的爱情。

  爱情之所以能使人逃避孤独,是因为能认识“人的秘密”,逐渐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深度。在深入对方中,双方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也就获得了爱情。

  2、爱情的对象

  爱情不仅仅是只找到一个爱的对象,所有的人都是爱的对象。学会了爱,就不仅爱一个人,而是其他人和世界。爱情和所有人相关,这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爱情体现。

  不具独占性的博爱关心尊重所有人,并且所有人都是*等的。要学会博爱就要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穷人以及陌生人。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认识会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

  真正有能力爱的母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或者分离阶段的孩子、自己的丈夫以及其他孩子。通过这样的爱,母亲感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并且会满足于这一创造性的劳动而排遣孤独。

  性爱也具有独占性,但只表现在性结合这点上,只同一个人完全地、即在灵魂和肉体上融为一体,但不是在更为深刻的博爱的意义上。同时、性爱也包含意志的因素,爱情不仅是一种感情,而且也是一种意志支配的行为。

  爱的能力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说自爱只是利己,而不爱他人,那么这种爱的能力并不成熟。有能力爱别人的人也一定能爱自己,反过来,利己者没有能力爱别人也就不能爱自己。虽然自爱的对象是自己,但自爱的人有了爱他人的能力,只是这些不同的对象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中。

  神爱的对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到最后只是一种象征,真正爱神的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一种象征而爱。通过学会爱的能力在内心实现神的人,可以把任何人和事物统一于内心的神。

  当然,这本书只是作者个人观点,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讨论。

  对于神爱的影响,导致东西方思想“宽容和努力改造人自身”和“不宽容、教义和科学,天主教和原子能的发现”的差异,我认为是以偏概全了,一个社会思想和科学的发展不应仅仅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因素。

  作者在最后认为把爱情看作是防止孤独的避风港是西方社会爱情衰亡的形式,与此相左的是第二章着重说明的是爱情是对人类最大的需要——克服孤独感的回应,这又该如何理解?

  作者与佛洛依德关于“爱情和性”观点,通俗地说是先恋爱后结婚还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差异,我认为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性与爱的先后顺序有着不同的状况。先恋爱后结婚是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决定结合。但先结婚后恋爱也未为不可,当双方通过性结合,两性意识到了结合便开始了解对方,他们有克服两者之间的隔离的愿望,直至长久生活在一起,学会去爱对方是可能的。

儿童艺术家读书心得2

  接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挺意外的,因为研究生考试开始选的学校参考书目就有这本书。看之前总觉得像在应付考试,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在这里若让我概述一下每一个章节多少显得有些不合实际。因此,我更愿意来总结一下诸如“透视的发现和在绘画中的应用”这样一个小的脉络。

  “透视”这个词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甚至我们第一天学习美术画个正方体老师们就会给我们讲透视。可能在今天的人看来,利用透视营造真实的空间显得那么司空见惯,可在这些东西刚被发现时当时的人们该是多么惊愕啊!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过透视问题。我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透视的发现和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一,短缩法的发现和运用

  透视在没有被明确的提出之前被称为短缩法。最初发现短缩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个希腊花瓶上。画的是辞行出征的战士,右脚仍然是继承了古埃及的“保险”画法,但是左脚已经是经过透视短缩了。我们看到5个脚趾好像一排五个小圆圈。也许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不值得我们这么兴奋,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古老的艺术已经死亡而被埋葬了。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画中也出现过短缩法。当时的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的很小,近处的东西画的很大。可是远处的物体有规律的缩小这条法则在古典文化时期还没有被采用。

  二、短缩法再次被重视

  乔托所画的《“信德”的拟人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手臂的短缩法,脸部和颈部的明暗造型,流动的衣褶中深深的阴影。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画了。乔托重新发现了在*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

  三、透视法的提出和应用

  到了15世纪初期,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透视法”。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希腊化时期的画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错觉感,但是连他们也不知道物体在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马萨乔迅速掌握了这种透视手段并体现在画中。在他的《三位一体以及圣母、圣约翰和供养人》这幅壁画中,墙面好像被凿了一个洞。通过洞口人们可以窥视到里面的一座布鲁内莱斯基风格的新型葬仪礼拜堂。

  到了15世纪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领报》中,我们立刻可以看出透视技艺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乌切洛更是全神贯注于透视研究之中。通过他所热爱的透视技艺试图构成一个真实的舞台,使他的人物在那个舞台上有立体感、有真实感。虽然乌切洛还没有学会怎样使用光线、明暗和大气来修润严格透视画法的刺目的轮廓。但他也体验到了透视法给他带来的新奇效果。

  四、透视法的继承和发展

  曼泰尼亚沿着马萨乔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马萨乔的人物那样动人,那样有雕塑感。曼泰尼亚意在使用透视法创造一个舞台,使他的人物好像立体实物一样站在上面活动。他好像一个高明的舞台监督那样,布列人物来表达这一瞬间的意义和事件的过程。

  当然,对透视的探索仍在继续,只是艺术家遇到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其它方面了。《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涉及较少。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书籍,进一步总结透视发展的脉络。

儿童艺术家读书心得3

  《艺术的故事》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欣赏艺术的书。它看起来有4指厚,16开,文字紧凑但阅读舒适,画面精美,非铜版纸,是哑光的一种我不知道但常用的厚实纸张。版式朴素,简洁,封面看起来甚至不那么艺术,高兴的是它没有腰封,因为它完全不需要这种俗气装饰。

  看起来很唬人很高大上是不是?有点,但,它真的很有料。艺术听起来不食人间烟火,但这本书就是让你可以用双手触碰得到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让你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做,它带来了什么影响。贡布里希写作此书并非用作教材或学术,而是为我等凡人所学习阅读,无论是茶余饭后书,是睡前枕边书,还是学习知识书,唯一不能成为的是口袋书或旅行书,因为它真的很重很重。我都是半躺着看,把它放在肚皮上的,肚皮上还要放个靠垫否则太低脖子很疲惫。

  其实,我只是想说,你翻开了这本书,会感到双眼大开,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离我们遥远陌生诡异而面熟的世界,皆为有因有果。翻开这本书,开始艺术的探索(这么说丝毫不为过)。因为我记忆差,所以要做读书笔记。基本为各章节的概括总结、摘选。不知能坚持多久,书太厚了,但是能记多少算多少,算是个回顾。

  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总习惯用简单的美或不美来表达。一幅天真孩童的画作,我们看到了细腻的皮肤,睁大的双眼,纯真可爱,我们不必追究画作的细节、技法就能轻易做出判断:这画很美。一幅老妇的肖像,皱纹满布,眼神浑浊,苍老干涩,我们第一反应是,它很丑。可是,等一下,如果我们可以撇开第一主观的感觉,细细地观察,会发现它描绘的老妇其实如此真实,皱纹、发丝刻画如此细腻,神情那么到位,因为你看到了它的沧桑感。那么,这难道不是一幅上好的画作吗?

  (大多数喜欢在画中看到自己喜欢的场景、题材,这是自然的倾向)

  (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喜爱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手法。)

  当然,逼真不应该成为判断的唯一标准。一幅野兔子的画像真实再现了兔子的眼睛、胡子、皮毛,无疑,再加上专业的技法,这确实是一幅好作品。无论是细致的刻画,还是粗略的勾勒,这是都是真实地表达。但是,那些看起来不逼真的画作,难道就是不好的作品吗?

  人们似乎对看起来不对的东西天生地排斥厌恶,尤其在现代艺术中。不过,没有人非议米老鼠这个非常规的老鼠,甚至喜爱有加。如果在看现代画展,那么情况就不同了,虽然米老鼠和乖张的小公鸡实属异曲同工,但是接受起来小公鸡没有那么容易。

  (不管我们对现代艺术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完全能够画得“正确”。如果他们不那样画,其原因可能跟瓦尔特迪斯尼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幅画画得不够正确,那么不要忘记有两个问题应该反躬自问。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是否无端地更改了他所看见的事物的外形。另一个问题是,除非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正确而画家不对,否则就不能指责一幅画画得不正确)

  (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前人这么画的,那么就是这个样子,比如圣经。

  我们认为艺术家为之焦虑的事情,一般是美的表现和美,但是真正困扰艺术家的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一般谈论中的“艺术”都是非文字性的艺术,如果能用语言表达艺术那么这些画作雕塑等等似乎也没了存在的必要。艺术家们只追求一个听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合适。这“合适”似乎很难有个明确的度,但多一分少一分,一切都不一样了,就像做菜。艺术家们对着作品,寻找着自己认为的*衡,而这种*衡就是作品本身的*衡,当它传到到观众眼里,也同样差别在分毫间,也让我们觉得,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最合适的。艺术家为了达到这样的*衡,练习自不必说,无数的改动、试验,看似就更改一个颜色、位置,加减一笔,但事实上是复杂而严肃的事情,而非随意随性。如果我们为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改,他也无法回答。

  在艺术领域,确实有评论家归纳总结规则,但是事实证明,那些墨守成规的庸才画家们淹没在了历史潮流中。艺术家们在离经叛道的征途上获得前所未有的新的和谐。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3篇(扩展6)

——观察日记范文

观察日记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日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日记范文1

  20x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有一只小仓鼠,名字叫贝贝。我可喜欢它了!

  贝贝长得非常可爱。一对又小又尖的耳朵,一双大大的眼睛,左看看右看看,两只小爪子,东摸摸西摸摸,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贝贝有一身漂亮的毛,咖啡色和灰色相间。它圆圆的身体后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尾巴可以保持*衡。

  贝贝是一只爱干净的仓鼠。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它的小盆里放一点水,它就会把爪子伸进去洗一洗,再把脸洗一洗,最后,再把屁股洗一洗。贝贝就成了一只干净的仓鼠了。

  贝贝每天吃四顿饭,早、中、晚不用说,它夜里还要吃顿夜宵呢!

  我喜欢我的小仓鼠——贝贝,你呢?

观察日记范文2

  9月2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豆豆们竟又发出了嫩绿色的新茎。绿豆的根长得真快呀,昨天它们才二、三厘米,今天都快长到七、八厘米了。而且有的根变得毛茸茸的了,妈妈告诉我这说明根长出了根毛。我还注意到,昨天鹅黄色的豆豆又变成浅绿色的了。

观察日记范文3

  今天,老师的讲台上来了一位新伙伴,它被种在漂亮的花盆里。它没有结实的杆子,只有绿绿的叶子,而且,它的叶子很厚,像喝了很多水,我还发现叶子上有许多尖尖的小刺。它的名字叫芦荟。

  上课时,它和我们一起认真听课,下课时,它也安静的坐在那里。

  芦荟成了我们班美丽的风景,还成了我们的朋友。

观察日记范文4

  “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没错,这就是纯洁高尚的白玉兰。

  我所居住的风景如画的小区里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正值春末夏初之时,玉兰花悄悄绽放。绿色繁茂的树叶上有着一朵朵洁白如玉、香如幽兰的玉兰花。

  它在风雨之中摇摇摆摆,但从未放弃自己笔直的身躯。它的树枝一直被风雨疯狂地撕扯,但它为了洁白美丽的花在与风雨作斗争。哪怕电闪雷鸣,也要坚持到最后。

  白玉兰,你是高傲、不屈不挠的美丽公主。你表面是一副娇生惯养的模样,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你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刚劲。你不如芍药浓艳,不如腊梅芬芳,但你有属于自己的美,属于自己的香。

  白玉兰,叫我怎么不爱你!

观察日记范文5

  昨天,看了科教频道的《自然传奇》,里面讲的植物太神奇了。

  就拿红树来说吧,它是生长在海边的一种植物,每个果实中含有一粒种子。当果实成熟时,里面的种子就开始萌发,从母树体内吸取养料,长成胎苗。胎苗长到30厘米时,就脱离母树,利用重力作 用扎入海滩的淤泥之中。几小时以后,就能长出新根。年轻的幼苗有了立足之地,一棵棵挺立在淤泥上面,嫩绿的茎和叶也随之抽出,成为独立生活的小红树。

  还有常春藤,它的藤蔓就像小手一样,顺着树干一直向上,爬呀爬,直到他想要的`高度……

  大自然太神奇了,有好多好多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观察日记范文6

  我家养着一只和我手掌心一样大巴西龟。

  它有一只墨绿色壳,上面鳞片好似铠甲般坚硬,一个软软小脑袋和四只像蛟龙一样小爪子。

  小巴西龟对水温要求特别高,25度左右水最适易它生存。如果水温到了二十五度以下,它就要冬眠呢!

  巴西龟还喜欢和人在一起。每当你把它放在手心里时,它就会很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四只小爪子都伸出来,如果再过一会,这小东西就会睡着,可爱得很!巴西龟对声音也很敏感。当它听到不好听声音时,就会把头缩到壳里睡觉。可是巴西龟听到我声音时就会把头伸出来,用亲切眼神看着我呢!

  我喜欢巴西龟!

观察日记范文7

  6月10日星期五晴学校操场边上有棵大树,枝条上结了几个蜘蛛网。在下课或放学后,我常站在蜘蛛网下看蜘蛛网捕捉小虫,觉得怪有趣的。开始我以为蜘蛛网是它们的窝,后来发现蜘蛛网是空的,蜘蛛不在那儿。正巧一只小虫飞来撞在蜘蛛网上,立刻就被粘住。小虫挣扎了几下,蜘蛛网随着动了几下,这时躲在旁边的蜘蛛马上爬了过来把小虫捉住。我这才看见蜘蛛网旁边大树的裂缝里有根极细的丝将网连在一起,只要网上稍有动静,蜘蛛马上就能察觉,原来蜘蛛网是蜘蛛只是用来摘捉猎物的工具,并不是它的窝,它的窝是在大树的裂缝里。

观察日记范文8

  5月10日星期四晴

  早上起床,我先去看醋泡蛋。瞧,它长胖了好多呢,鸡蛋的颜色也没有昨天那么红了,四周还是充满着气泡。杯子口那儿结了一层白色的泡沫,鸡蛋的周围有一丝丝的棕色粘膜,我想,这粘膜可能就是脱离的蛋皮吧。

  我把食指伸进杯子里,轻轻点了点醋泡蛋。咦,有些软呀!真神奇,硬硬的鸡蛋壳变得有些软了。继续,看看它到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观察日记范文9

  今天已经是我种下梅豆和旱莲花的五十一天了。

  我每天都看一下我种下的梅豆,它已经开始绕着铁丝螺旋式往上爬,已经两米多高了。可是,它到了铁丝最上面无法再往右拐。我担心它上面的枝条会落下来。旱莲花长得不是很快,但是,它有点不健康,奶奶说:“旱莲是秋天种的。”都怪我不听,就这样了。

  看看我长大的梅豆和旱莲花吧。

观察日记范文10

  9月2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豆豆们有没有变化。

  豆豆们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体积变膨胀了,颜色从深绿色变成浅绿色了。有的豆子的皮裂开了,发出了像针尖似的、嫩黄色的小芽芽。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豆豆,妈妈把豆豆们放在湿卫生纸上,再把它们放进一个塑料袋里,然后把塑料袋放在一片玻璃上,用夹子固定。

  豆豆们的“新家”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绿豆弟弟们”是怎么成长的吧。

观察日记范文11

  9月17日星期一晴

  我最喜欢观察蜻蜓了。它的眼睛大大的、鼓鼓的;身子长长的,后面像两个小触角,一动一动的;它有两对翅膀,飞起来好像四把小扇子。整个蜻蜓看上去就像一架小飞机似的。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出去玩时,看见一个小朋友抓了许多的蜻蜓,觉得很伤心。因为蜻蜓可以吃蚊子和蚜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我走过去说:“小弟弟,你看蜻蜓多可爱啊,还是益虫呢,放了它们吧,咱们去玩躲猫猫好吗?”这时,小弟弟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哦,知道了。”随着小弟弟一根根手指的打开,一只只蜻蜓向四面八方飞去……

  我开心的笑了,因为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真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观察日记范文12

  9月26日 星期一 晴

  下午放学一回到家,我就飞快地跑去看望我的豆豆们。

  昨天豆豆发出了像针尖似的、嫩嫩的小芽芽,经过一天一夜的生长,小芽芽长得长长的、细细的,这就是“绿豆弟弟们”的根。浅绿色的绿豆皮被撑破了,露出了里面鹅黄色的豆豆。现在的豆豆们可真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呀。我还发现绿豆的根都是向下方生长的。

  晚安,豆豆们,明天我还会来看望你们的。

观察日记范文13

  9月20日 星期六 晴转多云

  今天,我在院子里玩,突然发现在西墙的墙角那有一大群蚂蚁在搬家,他们搬着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往高处走。我突然想起妈妈说的话:蚂蚁搬家的时候,就代表着要下雨。但这只是听别人说上午,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到要看看明天到底下不下雨。

  9月21日 星期日 大雨

  今天,我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见天空黑的跟锅底一样。过了一会儿,天空电闪雷鸣,突然间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忽然想起昨天蚂蚁搬家的事情。妈妈说的对:蚂蚁搬家就代表着要下雨。

  我通过这次观察蚂蚁搬家后,知道了一个小常识,那就是:蚂蚁搬家就意味着要下雨。这个现象比天气预报还准呢!

观察日记范文14

  也许,有人对蜘蛛感到害怕,也许有人对蜘蛛感到恶心,也许有人对蜘蛛感到讨厌。但不可否认的是,蜘蛛是名副其实的建筑师!什么?你不信?不信我们就去会会这位老朋友吧。

  那群蜘蛛也很友好地跟它打招呼,也很欢迎地招待它。他们一起玩了几十分钟才出来,出来的时候个个脸上洋溢着无法形容的喜悦,个个脸上充满了欣喜若狂的气氛。我想,要是我也是只蜘蛛,那该多么好哇!

观察日记范文15

  20xx年8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 阴

  今天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黄豆。那可爱的小黄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发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他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嫩芽儿有的是直的,像一个感叹号;有的是略微弯一点的,像一个小逗号;还有的是弯弯的,像一个小问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好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怎么也看不够。

  这一刻,我似乎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成功的幸福。

推荐访问:范本 观察 心得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本3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1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范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