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14篇

时间:2022-11-18 17:05:03 浏览量:

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14篇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14篇,供大家参考。

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14篇

篇一: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

  中国历代图案造型纹饰及色彩简述

  目录

  一、概述二、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时期三、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朝、唐朝、宋朝时期六、元、明、清时期七、民国时期八、结束语

  概述

  纹样,中国古代称“纹镂”,现在称“图案”、“纹饰”、“花纹”、“花样”和“模样”。我国的纹样,渊远流长,从开创时期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工巧匠,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它所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一贯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杰出的、罕见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我国传统纹样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和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简介

  纹样,我国古代称“纹镂”,现在称“图案”、“纹饰”、“花纹”、

  “花样”和“模样”。我国的纹样,源远流长,从开创时期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工巧匠,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它所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一贯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杰出的、罕见的。

  我国的纹饰,具有一个鲜明特色:从内容到形式,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含有丰富的社会内涵,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当时当地的文化习俗、信仰、意志等。多数具有一定寓意,不是一种无目的的唯美虚饰。

  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时期在奴隶社会时期商周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附丽于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手法独特,结构严谨。饕餮、夔纹等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纹样。造型的夸张、凝炼,装饰上的程式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奴隶社会的文化,以青铜工艺为其主要特征,纹样也最为丰富,当时的陶器、玉器和牙骨器等纹饰,或多或少是受它的影响而发展。奴隶社会的纹样,由简单粗糙趋于精工成熟,由神秘奇

  特转向现实奔放,由严峻肃穆变为生动活跃,是我国纹样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各种图案的构成骨式已基本完备。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例如,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其主纹常见的饕餮纹,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商代青铜器的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格式。尚待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后期出现了三层刻画,即除主纹和地纹外,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以细线。

  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一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组成S形,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窃曲纹就是代表性的一种。周代盛行鸟纹,环带纹应用也较多。另外,还有重环纹、瓦纹等。周代的装饰特色是不用地纹,装饰画纹中,在商代成为主体花纹的饕餮纹已退居次要地位;装饰格式御用二房连续的带状纹样以取代商代的单独适合对称形式。周代早期的装饰大体与商代相似,而后期才形成自己的特点,趋于质朴的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后期则流行蟠虺纹。到了战国后期,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纹样,例如宴乐渔猎攻战纹、水陆攻战纹。

  云雷纹

  回龟纹

  菱形纹有文字记载是商代。那时,奴隶主身着的是带有雷龟纹的服装。图案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服装的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角等边缘处及腰带上;表现形式主要是规则的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而且是以二方连续构图形式来表现的。其纹样首先被用于装饰器物,但很快就反映在人们的服饰上。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龙纹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是一种幻想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等许多方面。在封建时代,又将它与佛教、道教的神话结合起来,赋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宫廷艺术中,更是充满了龙的装饰。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

  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螭纹

  凤纹在青铜器中是最为美丽的纹饰。它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十二章花纹

  到了周代,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纺织业也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品。人们用它制作服装,于是出现了冕服。并将十二章花纹画或绣与冕服上。统治阶级将这些图案视为阶级的划分,使本来是自然的美好的物象蒙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战国的花纹,写实倾向逐渐替代了前一时期的奇异图案。新创有金银错纹样和前所未见的漆器装饰。流行纹饰有攻战、狩猎、龙凤、蟠螭等。其中以人物纹样最具代表性。崭新的采桑、渔猎和战斗等新装饰,描写了人民辛勤劳作、人兽搏斗、水陆攻战等生动、激烈的场面。随着这些新题材的出现,他们创造了一种“绘画式”的不规则(布局上分段、分格处理)新式样,这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新纹样,为战国装饰艺术的独特之处。战国纹饰,既活泼又规整,带有浓郁的装饰风味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

  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

  汉代官吏服饰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

  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带字瓦当有1字至12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瓦当文字,秦汉宫殿楼台屋顶瓦片上的模印文字,多作篆书,结字因势变体,用笔抑扬顿挫,曲屈富变化,具粗犷纵逸的趣味,故为书家珍重,篆刻家也常模拟瓦当风格入印。

  瓦当

  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男子深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

  (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为3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有时变化多样:有单叶的,有双叶的,有双叶顺向的,也有两叶相背的。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涵意。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忍冬纹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此时忍冬纹较为清瘦和程式化,一般为三叶片和多叶片,但是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汉代铜镜的编式称卷云纹就是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演化成复杂的卷草,近代称香草。莲花和忍冬纹样在我国古代装饰题材已经接近尾声。

  忍

  冬

  纹

  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自南北朝后流行。多出现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其变化丰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唐代莲花纹瓦当莲花纹

  魏晋妇女衫裙魏晋杂裾垂

  魏晋笼冠大袖衫玉鸟纹

  鹿纹

  隋朝、唐朝、宋朝时期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联珠团窠纹: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联珠团窠纹

  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宝相花纹

  瑞锦纹: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穿枝花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狩猎纹: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狩猎纹

  几何纹: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唐草纹

  隋唐襦裙

  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唐代舞女服饰

  宋朝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花

  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灯笼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为谄媚仁宗张贵妃而创制)。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变化多样的八达晕、龟背纹、锁子纹、万字流水等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折枝茶花纹亮地纱黄昇墓出土的牡丹纹样

  南宋一年景花卉绶带及双凤纹金佩唐墓出土联珠大鹿纹锦纹样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

  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

  明代的工艺美术,无论是造型还是纹样,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图案化。缠枝花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在陶瓷、织锦上是常见的。宝相花的花形,如意形的花瓣,构成了一种程式规格。明锦的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可以分为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几何形纹,吉祥器物福寿字等。

  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为明代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的服饰,冠以纱,折角向上,后名翼善冠;袍用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带佩玉,靴为皮之。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能呼风唤雨。

  另外,随之发展的,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意为福从天降。这种寓意图案还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不论是团龙、坐龙,还是行龙,都呈现出程式化造型,云纹、植物纹、鸟纹、鱼纹也都趋向写实,表现出程式化造型特点。

  明万历皇帝织金妆花纱柿蒂形过肩龙阑

  明万历灯笼景刺绣圆补

  明初编绣龙纹方补

  明早期六品文官鹭鸶纹缂丝方补

  明中期织锦斗牛纹补

  明代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明代官吏麒麟袍

  清代刺绣的图案组织,常见有团花、皮球花,多用在服饰上。早

  期继承明代传统,所绣物像变化较大,多用几何图案和大型缠枝花卉;清代中期花纹图案趋向小巧精细,受西画影响,使用西洋花卉图案,用色艳丽豪华。满地娇、万花锦是清代中期较为流行的的纹样。万字流水、连钱、锁子、冰梅等纹样也十分盛行。

  吉祥图案是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类图案,所占比重极大。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大部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图案的分类有:表现幸福者,表现美好者,表现喜庆者,表现丰足者,表现长寿者,表现学而优者,表现升官者,表现发财者。吉祥图案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其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传统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皮球花是一种典型瓷器装饰纹样。以多个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团花,似有规则似无规则地排列构成图案,宛如跳动的花皮球。皮球花纹的基本单位是团花,即圆形纹样。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皮球花通常在3厘米以内,多个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疏密有致,作为器物上的装饰。小团花应该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一些青铜器和白陶上都有这种回旋云纹。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较为常见,制作手法多为模印。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且内涵远比隋唐时期要丰富,表现手法主要是彩绘。

  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皮球花通常在3厘米以内,多个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疏密有致,作为器物上的装饰。

  皮球花皮球花

  清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十二章纹在衣服上的分布位置是: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

  清朝嘉庆皇帝穿用的龙袍,用极其复杂的缂丝针法织成。龙袍上有十二章,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火等十二种纹

  缎地盘金龙斗篷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瓷器上以文字进行装饰是一大特色,虽然前朝见有此类装饰,但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除清康熙时的万寿瓶、赤壁赋笔筒之外,一些器物上的文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装饰纹样,仅起到画面的点缀或说明画面的作用。而民国时期的文字装饰是艺人主动地以文字对瓷器进行装饰,其作品多为当时的红店生产,较高档次的瓷器上不见有此类装饰。一般来讲,民国时期的文字装饰有以下几种内容:纪念性文字,如纪念光复大汉之类文字及一些墓志等;励志性文字,如勿忘国耻之类文字;广告性文字,如提倡国货等文字;纯粹装饰性文字,如“喜”字瓶及秦砖汉瓦上的图案文字。而那些画面说明性文字,如山川揽秀等,这种装饰性文字在民国极为普遍,在此不再赘述。从艺术角度来讲,文字装饰多无艺术可言,除少数书法尚可外,余者皆为信笔涂之。而从时代特点上讲,纪念性文字、励志性文字与广告文字的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对艺人的影响和市民的思想意识。

  民国时期动物纹饰的器皿较多,不仅有陈设瓷、日常生活用瓷、文房用具,而且大量的瓷板亦以动物为题材,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动物,即以走兽和水生动物为主。与民国人物题材不同的是动物纹饰均为传统题材,因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动物纹饰题材之广匪夷所思,凡地上跑的,水里有的皆可如画,并且还有杜撰出来的动物,故民国动物纹饰创新极罕。但在构图及画法上却又继承、有创新。继承者多

  表现在构图形式上,如明清之团龙、团凤。创新者躲在绘画技法上,如走兽皮毛的皴擦的质感,并以此形成其典型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鱼藻纹较为盛行,这与人们期盼丰衣足食、年年有余的心里有关。

  鱼藻纹

  结束语

  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尚黄,宋服尚紫。传统纹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造型优美而且风格各异、变化多样,即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很多从来没有了解见过的图案,惊叹古人的文化和智慧。

  经历长时间的收集资料,各种手段收集资料,百度文库、论坛、博客,能复制不能复制,能下载不能下载,要积分木有积分骗积分。手打印、复制,辛辛苦苦的终于整理了一份相对比较全面的资料。

  期间收获颇丰,长时间的收集整理资料。虽然面泛油光、两眼无神,但是成就感非常大。

  诗源收集整理与公元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晚。

  

  

篇二: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宋代丝织图案纹样的艺术研究

  装饰纹样在艺术学科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丝织纹样,在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著作中并不是特别的多,在工艺美术中国传统纹样史,服装史等多部著作研究中,丝织纹样都是涵盖其中。宋代的纹样图案特征比较清新自然、端庄典雅的风格,纹样图案也是从之前以动物几何纹样为主的题材着渐转变为植物、花卉等类型,丝织纹样在宋代百花齐放的应用,宋人对植物种类的认识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朝代,为植物纹样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宋代植物纹样的研究宋代丝织物大约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写生花,另一种是卷叶花。卷叶花是唐代卷草纹样的延续,较少的运用在丝织物中,写生花便是写生的花卉纹样。宋代人们称之为“生色花”,其源于宋代花鸟的流行,同时也是延续了唐代花鸟纹的发展,纹样枝叶穿插自然,在丝织品中大量实用,宋代植物纹样大都是含有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下面简单对几个纹样着重分析了一下。1.牡丹纹牡丹是历代帝王中最常见的纹样,它被成为“百花之王”,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它色泽鲜艳,花香浓郁,深得人

  1/5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们喜爱,宋代文人几乎都是赞美牡丹的作品,宋代受绘画风格的影响牡丹纹开始表现的清秀灵活自然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写生风格在其中,丝织物中的牡丹纹样,形态是花叶的穿插,牡丹的自由伸展,也有团花形式的牡丹纹样,组成的纹样具有吉祥意味蕴含其中。

  2.莲花纹荷花纹是最为典型的佛教纹样之一,佛教中喜爱莲花的寓意是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含义。在宋代,莲花素淡优雅,洁身自好,恰好符合当时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愿望,莲花比喻为君子也是当时的这种强烈的寓意所在。宋代莲花纹样是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纹路清晰,整体风格端庄秀美,莲花纹在丝织物上多为缠绕纹,具有吉祥美好的含义和境界。就是莲花纹南宋时期的纹样。3.菊花纹菊花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故事了,宋代菊花纹样是各种各样的,从不同角度,不同时节,不同生长程度,都是各有千秋的,而丝织上的菊花纹样形式多以缠枝和折枝为主,缠枝花纹的形式感平和自然,装饰均匀严谨,折枝花纹样具有趣味性,形态生动活泼,几何形式的菊花纹,简介大方,百菊花纹边,枝叶动态形式感较强,也是个人比较喜爱纹样之一。4.草叶纹

  2/5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宋代不仅只有花卉类的纹样,也有以植物为主的叶子作为纹样出现在丝织品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这几种植物的喜爱,对他们本身植物所带有的品格更为欣赏,以及它们对人们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感知度,并且还有一些以植物的果实为主题的纹样,在宋代之后开始慢慢作为吉祥纹样出现的,它们大多的寓意是多子多福,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所谓流通的。

  通过这些纹样的题材都是有不同的含义,这些纹样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正能量,形式的美感,也对人格和人生理想有所影响,不仅只有植物为主的纹样,也有其他题材的纹样在丝织品中出现,但可能大部分是以植物为主的居多,比如缂丝及装饰性的刺绣都是以山水画形式出现,这样也使得画面更加有韵味和意境。

  宋代丝织纹样的形式语言宋代因为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的发展,也对丝织纹样起了相同的影响和变化,宋人对植物的热爱在丝织纹样上体现的最为准确,除了植物题材其他的题材纹样也日益丰富,但还是以植物纹样居多体现的,比如写实的折枝花式和穿枝花式都是宋代丝织纹样的典型代表,宋代欣赏性刺绣和缂丝的纹样观赏性的兴起,使得宋代丝织纹样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变化让其风格更加多元化。宋代丝织纹样的种类丰富,它的丝织纹样形式大致跟

  3/5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今天所讲的平面设计组织形式归结为一种类型,根据平面图案的组织形式可以将宋代丝织纹样的组织形式总结为几种,比如单独纹样形式、连续纹样形式可能较为常见一些。

  不仅只有组织形式对纹样有一定的不同,对于纹样的布局形式也是有所划分的,丝织纹样的布局形式也就是指得是纹样的应用形式,不同的图形,图案在平面空间中所占用的比值,在宋代丝织品纹样的布局形式中,大致又分为这几种,纯植物形式、纯几何形形式、植物与人结合形式、植物与动物结合形式、植物与几何结合形式等,比如植物形式松竹梅纹,还有几何纹与植物形式相结合的宋代八达晕几何纹。

  宋代丝织纹样演变的影响因素从古到今从丝织纹样的发展来看,它的风格变化和交替并不是因为朝代的改变而发生质的变化,每个纹样的出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结合了以前的风格慢慢再结合当下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来影响当时绘画和丝织品,宋人上层阶级追求内心自由安静,带有忧郁的情调,自然生动写生花鸟纹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折枝花,缠枝花大量其他的花鸟纹作为宋朝时期的主要丝织内容,纹样细节也追求婉转娇柔,宋代的纺织技术在继承汉唐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高度的发展丝织纹样造型和风格的变化在于提花机的进步,缂丝工艺的精进以及刺绣的发展,对于我们历史文明来

  4/5

  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工艺的进步。通过对宋代丝织纹样的调查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们来

  关注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艺术,宋代丝织是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宋代丝织纹样的研究,是可以运用在现代手工艺的设计中来,除了对传统纹样的借鉴,也应汲取了传统的设计精髓,有利层面,宋代设计思想非常注重精神的表达,纹样的设计具有精神的寄托,能够对我们的思想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必然对现代手工艺有一定的帮助和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者简介:孙怡佳(1992-),山东省淄博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现代手工艺。

  5/5

  

  

篇三: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试论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风格特征

  摘要:唐代丝织纹样在对汉代以来传统纹样的继承、发展,对外来纹样的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形式,即以花鸟纹样为主体,以审美装饰为目的,呈现出清新、活泼、华美、流畅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和风格,在丝织装饰美术上展开了一个新面貌。关键词:唐织锦纹样

  唐代的锦,在艺术上有经锦、纬锦的区别。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技法,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纬锦是唐代从西方纺织技术吸收过来的,大约开始于武则天当政前后,是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虽然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且纬线可以随时改换,因此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而且能充分显示丝线的光泽,使唐代丝绸更为灵活多变的纹样、更加丰富多彩的色调与丝线美丽的光泽交相辉映。一、唐代织锦装饰纹样题材的选取

  1.纹样题材的选取体现了对生活情趣的描颂。唐织锦中的纹样组织设计更加自由,主题纹样与陪衬纹样相互呼应,有聚有散,生动自然,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规则对称的拘谨气氛,充满自然风情和生活气息。装饰主题由雄健的禽兽、人物变换成富丽的花朵,原来居于次要位置的植物纹广泛地用作了主纹,因此锦纹也告别了勇武,迎来了温和。如在阿斯塔那出土的牡丹纹锦,此锦纹样花大鸟小,花卉之中,又以牡丹为主。这与开元时期,长安等地的人们有看花赏花的民俗息息相关。在春天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富贵人家,车马若狂,争相观赏牡丹,这也标志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趋向自然。2.外来艺术的涌入,使唐织锦纹样呈现多元性风格。唐代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如唐织锦中出现的联珠纹,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萨珊波斯的织锦中,而且唐织锦中联珠纹的主纹往往很“洋”,如马纹往往带有翅膀,即所谓翼马,是典型的波斯装饰题材,也屡见于粟特的壁画和织锦。再如联珠纹锦中的人首兽身、大角野山羊、翼狮、生命树等题材同西方的联系已经不必再说。但唐文化在与世界文化大交流并广为摄取外来文化营养中却决未失去其堂堂正正的中华文化特质,而是始终保持本土主体性的唐文化对外来文化在宽容、开放的同时,还加以一种能动的选择和改造。二、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造型特征

  联珠纹是萨珊波斯朝最流行的纹样,在西方艺术东进的大潮中被唐代接纳为装饰艺术元素,成为唐代织锦纹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非常盛行。它由连续的圆珠构成,时而成条带状,排列在主纹或织物的边缘,时而做菱格形,其内填以花卉,更常见的是围成珠圈环绕主纹。主纹多系适合于圆的图形,常有鸟、鹿、猪头、花朵、鸭、鸳鸯等等。其形象往往相当程式化、抽象化。在唐织锦中,联珠纹代替了汉锦中那种卷云和各种鸟兽横贯全幅、前后连续的布局法,而以联珠圆圈分隔成各个花纹单元。

  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是把单位纹样组合成圆形,并按米字格骨骼作规则散点排列的纹样形式。通常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缀饰以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纹样风格受波斯纹饰影响较大,样式十分丰富。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的主题,其中宝相花的构成综合了牡丹、菊花等花卉特征,造型富丽堂皇、丰满工整。现存实物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红地宝相花纹”锦。花瓣重叠繁复,富丽而优美,体现盛唐

  风采。对称纹,多用动物组成左右相对的格式,这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采用

  的动物有:孔雀、鸟、龙、羊、鹿、狮、熊、天马、骆驼等。动物的身上往往系着飘带,也有用人物题材的,如骑士、狩猎等。唐初的“陵阳公纹样”是对称纹中的典范,它是唐初窦师纶在担任益州大行台兼管修造皇室家用物时,设计的一种上贡瑞锦和宫绫图案样式。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过“:窦师伦,…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论述了其样式多采用成双对称法,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影响范围甚广。如唐永徽四年的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是其典型代表。

  散花,没有固定规则的格式花锦,多用团花和菱形作交替排列,具有圆和方的对比的美,常用牡丹、花草、鸟蝶等组成自由式纹样,也有用一种小蔟花作散点排列的。

  几何纹,比较大量应用的一种纹饰。常见有万字、双胜、龟背、锁子、棋格、十字、锯齿、间道等形式。从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和《纨扇仕女图》中所描写的妇女服饰,可以看到织锦上几何形图案的具体形象。不过唐织锦中的几何纹一般纹样单位较小,形象单纯,已退居次要地位。三、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装饰规律

  1.造型流畅,善于利用流动的曲线。唐织锦纹样善于利用流动的曲线,结合写实的风范,较之秦汉以来的经锦纹样,创造出了层层叠叠、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唐代写实型纹样形象皆取自生动瞬间动态,形象生动自然,花草中鸟雀喧闹、蜂蝶起舞,一派繁华景象。但又不完全是模拟现实,收到了减璞得玉的效果,情与景的神趣浓缩,具有意象化倾向,如唐代联珠鹿纹锦,保留了鹿角美丽的部位,而对鹿身则进行了装饰化的处理。使得动物纹样在平面化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形象的纹理特征,添加不同的装饰纹样,使纹样形象更为活泼、流畅。又兼顾装饰的想象和需要,将多种自然形态美的因素加以组合,构成新的纹样形式。如团窠纹在四方连续的一点排列、二点排列的骨线上,唐代瑞鹿团花锦形成曲线动势,植物、珍禽、草虫和走兽穿插于花叶之间,组合成气势磅礴、硕果累累、鸟语花香的理想美的装饰纹样。

  2.组织形式上强调对比变化,追求华美的视觉效果。唐织锦强调对比变化,在对比中求美。在对比中求美,亦是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将对立因素按照一定等级序列的组合排列,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组织构成上讲究强弱、虚实、粗细、浓淡、曲直的对比变化。色彩构成上,多使用鲜艳的纯色对比,配色上则采用对比色的面积、形状的大小、聚散等的不同配置,并运用金、银、黑、白、灰等光泽色和中间色系的间隔,减弱对比色直接对比的刺激强度,使之达到既艳丽强烈又和谐统一的效果,造成唐织锦富丽堂皇的色彩特色。如唐织锦底色与花纹主色常有极明显的浓淡深浅变化,柔和恬静的实在不多,如阿斯塔那北区出土永徽四年的红地小团窠锦,以红绿对比为主调,点缀白色联珠纹和宝蓝边线,色彩调和,寓静穆于华丽之中,是使人怡情悦目的优美作品。唐织锦中还经常采用晕繝的表现手法,由深到浅分成多次的色阶,构成斑斓复杂的条纹,使人感到丰富而华美。如在新疆阿斯塔那曾发现一件晕繝提花锦裙,用黄、白、绿、粉红、茶褐五色织成,还在彩条上用细纬线织出金黄色的蒂形小团花,色彩华丽,又被称为“锦上添花”锦。

  

篇四: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唐代纹样研究

  唐代装饰纹样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在风格上,开启了一代新风尚,呈现出色彩浓艳、华美、雍容饱满、繁复的特征;

  在形式上,吸收包容了外来纹样的新造型,把以前以神话为中心的装饰思想转化为面向自然生活,描写现实景象,使人们的思想彻底解放和审美转变,如卷草纹、宝相花、瑞锦花纹、花树对鹿等是唐代的主要装饰图案。

  这一时期纹样,对外来纹样吸收包容,又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给人们呈现一种繁荣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纹样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而花草瑞兽在植物纹里占有重要部分,大胆变化,构思新颖,通过形式化夸张表现出一种带有意向性的装饰形式,体现出了唐代装饰艺术。唐代流行的纹样,大量的使用在织锦、金银器等器物上,无不展示出丰满华丽、饱满的特色,体现我们独有的中国文化。

  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一体化,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题材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宝相花纹不是自然界中单一的某一种自然植物的花舟纹样,而是莲花、石權、牡丹、等多种自然形态的花朵揉合在一起并且以四向对称放射或多向对称放射的形式经过艺术处理,使之趋于理想化、图案化、具有独特装饰性而形成的一种纹样,就像鸟中之凤或神异的龙纹一样集众美于一身。也是一种独具我国民族特色、应用范围广泛的吉祥植物纹样,多用于铜镜、金银器、织锦、壁画、陶瓷装饰之中就是宝相花纹在不同载体上的应用。宝相花可称得上是中国与西方意匠的经典之作,是唐代花齐纹样的代表之一,花丼纹样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在雍容广阔的唐朝气派的背景下产生,拥有汉朝铜镜中适合造型的严谨,而

  且还拥有中国古老的神蒂纹样中花形的某些特征,还拥有来自罗马繁复的风格特征。总体来说唐代的宝相花遵循着“十”字基准圆形福射这一结构规律,但此花在唐朝一代千变万化,絢丽多彩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花中多留有空地,纹样较为简洁大方、衡称、形象秀丽活拨。布局结构严谨细腻,布局与空间保持规整、等量的状态,稳定中又可见流动。构图均衡而稳定,所以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

  2、唐卷草

  忍冬纹由于受外来纹样的刺激,又与西方的卷草有个融合的过程,经唐代古人的改造使唐代卷草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虽受西方某些影响,但又独具特色,其系统庞大、富丽丰实。唐代时期创造性和兼融性浸漫了所有文化领域,当时的卷草深深地根植于唐时综合文化体系之中。所以在此背景下唐卷草不断地兼融流入异域的纹样,并创造出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纹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盛以及思想的开放唐代卷草纹富于流动感,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既有整体性又变化无穷,丰满而且典雅,花朵较为丰硕,叶片舒卷,样式很复杂,有的装饰内容相同但骨架不同,有的骨架相同有的骨架相

  同,但装饰内容又不尽相同。

  3、牡丹纹唐代幵元时期世人的欣赏眼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花卉,装饰风格由较为抽象的向写实性转变。在尘相花向牡丹花演变的初期,牡丹纹的花瓣依然还保持着宝相花对花瓣抽象的变异处理,但又具有了牡丹纹花瓣独特的云曲叠晕的某些造型。开元稍后的这一时期的牡丹纹的突出特点是花头肥短,复层花瓣,花瓣边缘是云曲瓣。花形丰满,体现其世人所赋予的“富贵”的内涵。但此时的牡丹纹与虫相花比较起来,相对宝相花来说更加趋向写实一些,受到海石榴纹的一些影响,可又比海石榴纹的瓣形要短些,而且翻卷的幅度要小些。到了晚唐时期牡丹纹在团花构图的框架内呈“S”状布局

  唐代服饰的装饰纹样1、联珠团窠纹

  在这些流行的纹样图案中,波斯萨珊朝式的那种以联珠缀成的圆圈做为主纹的边缘,圆圈内常填以对马纹、对鸟纹、对鸭纹,也有填以波斯式的猪头纹和立鸟纹的纹样图案被称作联珠纹。它是3世纪兴起的萨珊波斯王朝流行一种装饰性程式化倾向的纹章艺术,唐代很是盛行。到了唐代成为唐锦中最具特色的纹饰,数量也最多,它比同时期其他纹锦类织物的总和还要多,大量外销,畅销一时。

  2、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3、瑞锦纹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

  4、几何纹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5、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6、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

  

  

篇五: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

  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1/3

  5、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6、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除了如前所说的那

  2/3

  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3/3

  

  

篇六: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中国历代图案造型纹饰及色彩简述

  目录

  一、概述二、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时期三、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朝、唐朝、宋朝时期六、元、明、清时期七、民国时期八、结束语

  概述

  纹样,中国古代称“纹镂”,现在称“图案”、“纹饰”、“花纹”、“花样”和“模样”。我国的纹样,渊远流长,从开创时期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工巧匠,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它所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一贯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杰出的、罕见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我国传统纹样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和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简介

  纹样,我国古代称“纹镂”,现在称“图案”、“纹饰”、“花纹”、

  “花样”和“模样”。我国的纹样,源远流长,从开创时期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工巧匠,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的广泛,构成变化的多样,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它所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一贯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杰出的、罕见的。

  我国的纹饰,具有一个鲜明特色:从内容到形式,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含有丰富的社会内涵,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当时当地的文化习俗、信仰、意志等。多数具有一定寓意,不是一种无目的的唯美虚饰。

  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时期在奴隶社会时期商周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附丽于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手法独特,结构严谨。饕餮、夔纹等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纹样。造型的夸张、凝炼,装饰上的程式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奴隶社会的文化,以青铜工艺为其主要特征,纹样也最为丰富,当时的陶器、玉器和牙骨器等纹饰,或多或少是受它的影响而发展。奴隶社会的纹样,由简单粗糙趋于精工成熟,由神秘奇

  特转向现实奔放,由严峻肃穆变为生动活跃,是我国纹样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各种图案的构成骨式已基本完备。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例如,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其主纹常见的饕餮纹,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商代青铜器的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格式。尚待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后期出现了三层刻画,即除主纹和地纹外,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以细线。

  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一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组成S形,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窃曲纹就是代表性的一种。周代盛行鸟纹,环带纹应用也较多。另外,还有重环纹、瓦纹等。周代的装饰特色是不用地纹,装饰画纹中,在商代成为主体花纹的饕餮纹已退居次要地位;装饰格式御用二房连续的带状纹样以取代商代的单独适合对称形式。周代早期的装饰大体与商代相似,而后期才形成自己的特点,趋于质朴的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后期则流行蟠虺纹。到了战国后期,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纹样,例如宴乐渔猎攻战纹、水陆攻战纹。

  云雷纹

  回龟纹

  菱形纹有文字记载是商代。那时,奴隶主身着的是带有雷龟纹的服装。图案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服装的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角等边缘处及腰带上;表现形式主要是规则的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而且是以二方连续构图形式来表现的。其纹样首先被用于装饰器物,但很快就反映在人们的服饰上。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龙纹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是一种幻想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等许多方面。在封建时代,又将它与佛教、道教的神话结合起来,赋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宫廷艺术中,更是充满了龙的装饰。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

  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螭纹

  凤纹在青铜器中是最为美丽的纹饰。它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十二章花纹

  到了周代,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纺织业也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品。人们用它制作服装,于是出现了冕服。并将十二章花纹画或绣与冕服上。统治阶级将这些图案视为阶级的划分,使本来是自然的美好的物象蒙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战国的花纹,写实倾向逐渐替代了前一时期的奇异图案。新创有金银错纹样和前所未见的漆器装饰。流行纹饰有攻战、狩猎、龙凤、蟠螭等。其中以人物纹样最具代表性。崭新的采桑、渔猎和战斗等新装饰,描写了人民辛勤劳作、人兽搏斗、水陆攻战等生动、激烈的场面。随着这些新题材的出现,他们创造了一种“绘画式”的不规则(布局上分段、分格处理)新式样,这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新纹样,为战国装饰艺术的独特之处。战国纹饰,既活泼又规整,带有浓郁的装饰风味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

  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

  汉代官吏服饰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

  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带字瓦当有1字至12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瓦当文字,秦汉宫殿楼台屋顶瓦片上的模印文字,多作篆书,结字因势变体,用笔抑扬顿挫,曲屈富变化,具粗犷纵逸的趣味,故为书家珍重,篆刻家也常模拟瓦当风格入印。

  瓦当

  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男子深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

  (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为3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有时变化多样:有单叶的,有双叶的,有双叶顺向的,也有两叶相背的。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涵意。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忍冬纹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此时忍冬纹较为清瘦和程式化,一般为三叶片和多叶片,但是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汉代铜镜的编式称卷云纹就是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演化成复杂的卷草,近代称香草。莲花和忍冬纹样在我国古代装饰题材已经接近尾声。

  忍

  冬

  纹

  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自南北朝后流行。多出现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其变化丰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唐代莲花纹瓦当莲花纹

  魏晋妇女衫裙魏晋杂裾垂

  魏晋笼冠大袖衫玉鸟纹

  鹿纹

  隋朝、唐朝、宋朝时期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联珠团窠纹: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联珠团窠纹

  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宝相花纹

  瑞锦纹: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穿枝花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狩猎纹: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狩猎纹

  几何纹: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唐草纹

  隋唐襦裙

  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唐代舞女服饰

  宋朝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花

  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灯笼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为谄媚仁宗张贵妃而创制)。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变化多样的八达晕、龟背纹、锁子纹、万字流水等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折枝茶花纹亮地纱黄昇墓出土的牡丹纹样

  南宋一年景花卉绶带及双凤纹金佩唐墓出土联珠大鹿纹锦纹样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

  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

  明代的工艺美术,无论是造型还是纹样,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图案化。缠枝花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在陶瓷、织锦上是常见的。宝相花的花形,如意形的花瓣,构成了一种程式规格。明锦的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可以分为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几何形纹,吉祥器物福寿字等。

  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为明代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的服饰,冠以纱,折角向上,后名翼善冠;袍用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带佩玉,靴为皮之。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能呼风唤雨。

  另外,随之发展的,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意为福从天降。这种寓意图案还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不论是团龙、坐龙,还是行龙,都呈现出程式化造型,云纹、植物纹、鸟纹、鱼纹也都趋向写实,表现出程式化造型特点。

  明万历皇帝织金妆花纱柿蒂形过肩龙阑

  明万历灯笼景刺绣圆补

  明初编绣龙纹方补

  明早期六品文官鹭鸶纹缂丝方补

  明中期织锦斗牛纹补

  明代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明代官吏麒麟袍

  清代刺绣的图案组织,常见有团花、皮球花,多用在服饰上。早

  期继承明代传统,所绣物像变化较大,多用几何图案和大型缠枝花卉;清代中期花纹图案趋向小巧精细,受西画影响,使用西洋花卉图案,用色艳丽豪华。满地娇、万花锦是清代中期较为流行的的纹样。万字流水、连钱、锁子、冰梅等纹样也十分盛行。

  吉祥图案是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类图案,所占比重极大。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大部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图案的分类有:表现幸福者,表现美好者,表现喜庆者,表现丰足者,表现长寿者,表现学而优者,表现升官者,表现发财者。吉祥图案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其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传统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皮球花是一种典型瓷器装饰纹样。以多个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团花,似有规则似无规则地排列构成图案,宛如跳动的花皮球。皮球花纹的基本单位是团花,即圆形纹样。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皮球花通常在3厘米以内,多个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疏密有致,作为器物上的装饰。小团花应该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一些青铜器和白陶上都有这种回旋云纹。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较为常见,制作手法多为模印。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且内涵远比隋唐时期要丰富,表现手法主要是彩绘。

  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皮球花通常在3厘米以内,多个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疏密有致,作为器物上的装饰。

  皮球花皮球花

  清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十二章纹在衣服上的分布位置是: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

  清朝嘉庆皇帝穿用的龙袍,用极其复杂的缂丝针法织成。龙袍上有十二章,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火等十二种纹

  缎地盘金龙斗篷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瓷器上以文字进行装饰是一大特色,虽然前朝见有此类装饰,但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除清康熙时的万寿瓶、赤壁赋笔筒之外,一些器物上的文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装饰纹样,仅起到画面的点缀或说明画面的作用。而民国时期的文字装饰是艺人主动地以文字对瓷器进行装饰,其作品多为当时的红店生产,较高档次的瓷器上不见有此类装饰。一般来讲,民国时期的文字装饰有以下几种内容:纪念性文字,如纪念光复大汉之类文字及一些墓志等;励志性文字,如勿忘国耻之类文字;广告性文字,如提倡国货等文字;纯粹装饰性文字,如“喜”字瓶及秦砖汉瓦上的图案文字。而那些画面说明性文字,如山川揽秀等,这种装饰性文字在民国极为普遍,在此不再赘述。从艺术角度来讲,文字装饰多无艺术可言,除少数书法尚可外,余者皆为信笔涂之。而从时代特点上讲,纪念性文字、励志性文字与广告文字的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对艺人的影响和市民的思想意识。

  民国时期动物纹饰的器皿较多,不仅有陈设瓷、日常生活用瓷、文房用具,而且大量的瓷板亦以动物为题材,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动物,即以走兽和水生动物为主。与民国人物题材不同的是动物纹饰均为传统题材,因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动物纹饰题材之广匪夷所思,凡地上跑的,水里有的皆可如画,并且还有杜撰出来的动物,故民国动物纹饰创新极罕。但在构图及画法上却又继承、有创新。继承者多

  表现在构图形式上,如明清之团龙、团凤。创新者躲在绘画技法上,如走兽皮毛的皴擦的质感,并以此形成其典型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鱼藻纹较为盛行,这与人们期盼丰衣足食、年年有余的心里有关。

  鱼藻纹

  结束语

  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尚黄,宋服尚紫。传统纹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造型优美而且风格各异、变化多样,即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很多从来没有了解见过的图案,惊叹古人的文化和智慧。

  经历长时间的收集资料,各种手段收集资料,百度文库、论坛、博客,能复制不能复制,能下载不能下载,要积分木有积分骗积分。手打印、复制,辛辛苦苦的终于整理了一份相对比较全面的资料。

  期间收获颇丰,长时间的收集整理资料。虽然面泛油光、两眼无神,但是成就感非常大。

  诗源收集整理与公元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晚。

  

  

篇七: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

  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创造彩陶文化,其后的各个时代都曾产生过许多的工艺品,如:青铜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错、玉雕、牙雕、砖石雕刻、刺绣、编织、蜡染等等。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各类装饰图案纹样里,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这些是我们研究民族发展史、民族美学、民族心理学、民风民俗学等极有价值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发展现代工艺美术和衫美术的重要先导。许多传统图案经久不衰,至今仍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学习时,不可忽视从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图案,在选题、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都有它不同的特点,是与其功能、材料质地、艺匠加工方式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分期作以下简要介绍。

  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

  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6、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

  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经过世世代代艺人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尽管服务对象有所不同,题材内容也

  各有差异,但不可否认是出自劳动者之手。在最典型的那些喻意和谐音吉祥图案里,往往寄托着最美好的理想,即使在那些直接服务于宗教或封建统治阶级的图案里,其间仍然程度不同的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7、深入生活与学习遗产我们似乎是生活在到处都能见到木雕艺术和木活细作的环境之中,从木作门窗、硬木家具、架子床、十景橱柜到镶嵌挂屏、杌凳、几案、托架……都离不开精美的造型、雕花设计与款式布局的处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结构制作施工。特别是在明式家具中所深蘊着的典雅的审美精神。正如我国已故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杨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简炬轻巧,而不笨重沉闷。线条流畅活泼,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当有趣,而不是繁琐无目的的。我们从明式家具上见到简美的雕刻图案中,发现它引用了铜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筑上多种花纹。这些花纹一旦被采用到家具上,都具有较精炼的发挥,足以表明我国木雕技术到了明代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图案源于生活,生活是图案创作的源泉,这是图案创作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根本点,忽视这一点,图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不可能产生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案设计,而失去生命力。

  “要认真向遗产学习,这是学习图案入门的第一把钥匙。”(雷圭元《基础图案》),图案艺术是我们祖国传统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原始社会的彩陶,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金银器、漆器、丝织、雕刻等等,是近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国

  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研究、借鉴优秀的图案遗产,对于掌握图案的创作规律、熟悉图案的形式美的法则、密切图案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无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同时,学习优秀的图案遗产,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图案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指导下,创作具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的图案,促进我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八: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从唐朝至宋朝中国经历了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其设计艺术方面也受到政局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有着显着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论唐宋两朝设计艺术的差异性

  作者:王昭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

  摘要:从唐朝至宋朝,中国经历了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其设计艺术方面也受到政局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的特点。本文通过描述工艺美术和建筑两个方面,来比较两朝设计艺术的差异。

  关键词:工艺美术;建筑;社会需求;异域风情;华丽繁缛;简洁大方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74-01

  华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华古老而又灿烂的设计艺术也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发展,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巅峰,在唐宋两代的设计艺术中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堪称中华之瑰宝,但这两朝的设计艺术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和差异。

  一、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一个庞大的设计门类,它包括了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以及家具等方面。唐代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安史之乱以前,中国社会胡风弥漫,常常带有浓郁的西方情调,安史之乱之后,西方影响日渐减弱,华夏之风更加明朗。宋代修文抑武,这样的背景造就出一个工艺美术的楷模,宋代的工艺美术典雅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一)陶瓷工艺

  唐朝陶瓷器物造型丰富纷繁,前期厚重高大的较常见,装饰更看重立体效果,风格偏于华丽,充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后期则日现轻薄灵巧,更喜平面效果,面貌也转向平和。唐代陶瓷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创烧出中外闻名的唐三彩和釉下彩,从釉彩到造型,都精美绝伦,是陶瓷器物中的不朽杰作。

  宋代在唐“南青北白”的基础上,受当时商品流通、城乡庶民生活及宫廷御用的推动,产量激增,质量提高,在花色品种和纹饰图案上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的时代风格,并出现了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等五大名窑,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貌,其中以钧窑的窑变最为特别,为后世之难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金银器

  唐朝是中国金银器发展的顶峰,前期的金银器常见西方造型、中国装饰,很多金银器的形制同西方艺术有很近的亲缘,如高足杯、把杯、胡瓶等,是唐人对外来文化消融、改造的绝佳例子。后期造型则基本趋向中国化,金银器造型、纹饰的华夏特点日益明确。从趋势上讲,金银器前期的主流是繁缛.后期的主流是疏朗。

  宋代的金属工艺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已排除了异国情调,适应城市平民生活的需要,制造了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金属器皿。

  (三)漆器工艺

  唐代漆器的装饰内容在西域文化以及佛教艺术的影响下,大量的变形花卉纹样开始出现,不但追求华丽的装饰,而且“洋气”十足,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漆器艺术的“变异时期”。

  自北宋中期开始,漆器更加讲究实用,同时各种漆工艺日趋完备,创作的手段更加丰富,而漆器的装饰内容也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来,可以说是中国漆艺的“写实主义时期”。

  (四)织锦刺绣工艺

  唐代丝绸品类中锦的成就最高,唐锦的卓越首先在图案,其中凝聚着种种艺术美妙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前期锦带有强烈的异域风,中唐至文宗时期风行织金锦,丝绸图案题材十分丰富,除传统的纹饰外,波斯风格的圆环联珠纹、狩猎纹等纹样相继出现,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壮观。

  (五)家具

  唐朝开始有“椅子”的称呼出现,唐后期,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代家具的装饰风格也摆脱了以往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华丽润妍、丰满端庄的风格。

  二、建筑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体现了上述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宋代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注重装饰。这一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興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了,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

  总的来说,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唐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是富丽华美、圆润丰满,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整体审美趋向和装饰观念。宋代工艺美术较之唐代的华丽繁缛,显得质朴清新大方,部分器物在注意实用性的同时,重视器物的形式美,用料考究,作工精良,而又不失其清新质朴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沈海泯.中国工艺美术鉴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篇九: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装饰图案》课程教案

  授课周次章节名称授课方式第11周授课课次第2次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

  理论课(√)、实践课(√)、讨论课(其他())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

  目的: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典型纹样要求:学生们能够收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典型纹样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典型纹样难点:典型纹样的特征

  教学过程、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创造彩陶文化,其后的各个时代都曾产生过许多的工艺品,如:青铜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错、玉雕、牙雕、砖石雕刻、刺绣、编织、蜡染等等。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各类装饰图案纹样里,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这些是我们研究民族发展史、民族美学、民族心理学、民风民俗学等极有价值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发展现代工艺美术和衫美术的重要先导。许多传统图案经久不衰,至

  今仍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学习时,不可忽视从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图案,在选题、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都有它不同的特点,是与其功能、材料质地、艺匠加工方式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分期作以下简要介绍。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

  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5、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

  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6、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

  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经过世世代代艺人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尽管服务对象有所不同,题材内容也各有差异,但不可否认是出自劳动者之手。在最典型的那些喻意和谐音吉祥图案里,往往寄托着最美好的理想,即使在那些直接服务于宗教或封建统治阶级的图案里,其间仍然程度不同的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7、深入生活与学习遗产我们似乎是生活在到处都能见到木雕艺术和木活细作的环境之中,从木作门窗、硬木家具、架子床、十景橱柜到镶嵌挂屏、杌凳、几案、托架……都离不开精美的造型、雕花设计与款式布局的处理,以及榫卯斗拼的结构制作施工。特别是在明式家具中所深蘊着的典雅的审美精神。正如我国已故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专家杨耀先生所出指出的:“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简炬轻巧,而不笨重沉闷。线条流畅活泼,而不呆板粗劣。雕刻恰当有趣,而不是繁琐无目的的。我们从明式家具上见到简美的雕刻图案中,发现它引用了铜器、玉器、陶器以及建筑上多种花纹。这些花纹一旦被采用到家具上,都具有较精炼的发挥,足以表明我国木雕技术到了

  明代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图案源于生活,生活是图案创作的源泉,这是图案创作的客观规律。图案艺术是我们祖国传统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原始社会的彩陶,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金银器、漆器、丝织、雕刻等等,是近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国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研究、借鉴优秀的图案遗产,对于掌握图案的创作规律、熟悉图案的形式美的法则、密切图案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无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同时,学习优秀的图案遗产,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图案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指导下,创作具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的图案,促进我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后作业:收集中国古代传统纹样,打印图片。以备临摹。

  要求:1,收集各个时代的典型纹样。标注时间,纹样名称。2,每个时期5-10张3,清晰度高。4,打印

  课后总结

  1,学生收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典型纹样资料比较困难,清晰图案少。图书馆内的高质量画册很少。网络的图案的基本信息错误率很高,学生们更容易混淆图案的时代。

  教案检查情况

  教研室主任签名:检查时间:

  系主任签名:检查时间:

  备注

  

  

篇十: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唐代装饰(zhuāngshì)纹样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在风格上,开启了一代新风尚,呈现出色彩浓艳(nóngyàn)、华美、雍容饱满、繁复的特征;

  在形式上,吸收包容了外来纹样的新造型,把以前以神话为中心的装饰思想转化为面向(miànxiànɡ)自然生活,描写现实景象,使人们的思想彻底解放和审美转变,如卷草纹、宝相花、瑞锦花纹、花树对鹿等是唐代的主要装饰图案。

  这一时期纹样,对外来纹样吸收包容,又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tuīchénchūxīn),给人们呈现一种繁荣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纹样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而花草瑞兽在植物纹里占有重要部分,大胆变化,构思新颖,通过形式化夸张表现出一种带有意向性的装饰(zhuāngshì)形式,体现出了唐代装饰艺术。唐代流行的纹样,大量的使用在织锦、金银器等器物上,无不展示出丰满华丽、饱满的特色,体现我们独有的中国文化。

  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一体化,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题材还有外国的神和圣者,并吸收着他们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手法。唐代的图案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因其水平之高,与同时代的唐诗、书法绘画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

  唐代典型植物(zhíwù)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宝相花纹不是自然界中单一(dānyī)的某一种自然植物的花舟纹样,而是莲花、石權、牡丹、等多种自然形态(xíngtài)的花朵揉合在一起并且以四向对称放射或多向对称放射的形式经过艺术处理,使之趋于理想化、图案化、具有(jùyǒu)独特装饰性而形成的一种纹样,就像鸟

  中之凤或神异的龙纹一样(yīyàng)集众美于一身。也是一种独具我国民族特色、应用范围广泛的吉祥植物纹样,多用于铜镜、金银器、织锦、壁画、陶瓷装饰之中就是宝相花纹在不同载体上的应用。宝相花可称得上是中国与西方意匠的经典之作,是唐代花齐纹样的代表之一,花丼纹样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在雍容广阔的唐朝气派的背景下产生,拥有汉朝铜镜中适合造型的严谨,而且还拥有中国古老的神蒂纹样中花形的某些特征,还拥有来自罗马繁复的风格特征。总体来说唐代的宝相花遵循着“十”字基准圆形福射这一结构规律,但此花在唐朝一代千变万化,絢丽多彩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花中多留有空地,纹样较为简洁大方、衡称、形象秀丽活拨。布局结构严谨细腻,布局与空间保持规整、等量的状态,稳定中又可见流动。构图均衡而稳定,所以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

  2、唐卷草

  忍冬纹由于受外来纹样的刺激,又与西方的卷草有个融合的过程,经唐代古人的改造使唐代卷草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虽受西方某些影响,但又独具特色,其系统庞大、富丽(fùlì)丰实。唐代时期(shíqī)创造性和兼融性浸漫了所有(suǒyǒu)文化领域,当时的卷草深深地根植于唐时综合文化体系之中。所以在此背景下唐卷草不断地兼融流入异域的纹样,并创造出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纹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盛以及思想的开放唐代卷草纹富于流动感,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既有整体性又变化无穷,丰满而且典雅,花朵较为丰硕,叶片舒卷,样式很复杂,有的装饰内容相同但骨架不同,有的骨架相同有的骨架相同,但装饰内容又不尽相同。

  3、牡丹(mǔdan)纹唐代幵元时期世人的欣赏眼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花卉,装饰风格由较为抽象的向写实性转变。在尘相花向牡丹花演变的初期,牡丹纹的花瓣依然还保持着宝相花对花瓣抽象的变异处理,但又具有了牡丹纹花瓣独特的云曲叠晕的某些造型。开元(Kāiyuán)稍后的这一时期的牡丹纹的突出特点是花头肥短,复层花瓣,花瓣边缘是云曲瓣。花形丰满,体现其世人所赋予的“富贵”的内涵。但此时的牡丹纹与虫相花比较起来,相对宝相花来说更加趋向写实一些,受到海石榴纹的一些影响,可又比海石榴纹的瓣形要短些,而且翻卷的幅度要小些。到了晚唐时期牡丹纹在团花构图的框架内呈“S”状布局

  唐代服饰(fúshì)的装饰纹样1、联珠团窠纹在这些流行的纹样图案中,波斯萨珊朝式的那种以联珠缀成的圆圈做为主纹的边缘,圆圈内常填以对马纹、对鸟纹、对鸭纹,也有填以波斯式的猪头纹和立鸟纹的纹样图案被称作联珠纹。它是3世纪兴起的萨珊波斯王朝流行一种装饰性程式化倾向的纹章艺术,唐代很是盛行。到了唐代成为唐锦中最具特色的纹饰,数量也最多,它比同时期(shíqī)其他纹锦类织物的总和还要多,大量外销,畅销一时。

  2、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guīlǜ)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3、瑞锦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shíqī)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

  4、几何(jǐhé)纹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jiāgōng)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5、鸟衔花草(huācǎo)纹

  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yīnɡluò)、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6、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jīchǔ),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

  内容总结

  (1)唐代装饰纹样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在风格上,开启了一代新风尚,呈现出色彩浓艳、华美、雍容饱满、繁复的特征(2)纹样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3)构图均衡而稳定,所以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4)唐代时期创造性和兼融性浸漫了所有文化领域,当时的卷草深深地根植于唐时综合文化体系之中

  

  

篇十一: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传统纹样艺术进展演化

  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就是彩陶,它的消灭与使用

  使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先民们将他们对自然界和世界的观看、爱好和心理活动等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到彩陶中,充分显示了他们对美的憧憬和才智。新石器时代的纹样以简洁、概括、布满活力为特征,总体来说,彩陶纹样多以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旋涡纹、几何纹为代表。我们从现有资料上习见的动物纹主要有鱼纹、蛙纹、乌纹。这一时期的纹样与当时人们农业劳动生活和渔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有很多动物纹样是彩陶上的主要纹样,也有少数是帮助纹样。植物纹样以写实手法无骨法构成,任凭刻画,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草,还有的像花瓣。人物纹样动态美丽,形象概括。几何纹样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印以及渔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连续和变化,也是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对视觉美感的精神文化追求的表现。原始社会的人们把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可视对象表现在陶器上面或者刻画在山岩上面,形成了新石器时代庄重大方、自然协调的传统纹样。

  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装饰纹样夏商周时期,又被称为青铜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传统纹样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面,并以商周青铜艺术作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代表。商周青铜器艺术是继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之后美术史上消灭的其次个高潮,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是新石器时代那种淳朴、欢快的风

  1

  格,而是走向了具有宗教性质和神话颜色的世界,变得恐怖凶狠、威猛肃穆。青铜器时期的纹样内容以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较为常见。这段时间通过人们对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生疏和主观加工,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幻想的、恐怖的动物纹样。其中青铜器比较典型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几何纹样比较典型的有方格纹、雷纹、云纹、旋涡纹。在早期,这些装饰纹样和图案显示出一种奇特、肃穆、威猛的气氛,凸显和映射出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背景,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与信仰。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纹样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奴隶体制已日趋瓦解,人文思想活跃,消灭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与文化也达到了空前富强的地步。政治体制的变更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展,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制作、器物造型、装饰造型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生活方式也随之得到了改进。这个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像夏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那样具有奇特颜色和宗教性质,不再具有恐怖凶狠、威猛肃穆的艺术风格,装饰风格日渐活跃起来;装饰内容不再是凶狠、奇特的怪兽,从描写“神”转向人,反映现实生活场景,越来越亲近自然和生活,并且把自然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中,开头将叙事画作为装饰;构图方式也转变了原来严峻对称的结构,变得活泼。四、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

  2

  社会制度逐步完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进展,国家渐渐强大起来。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外来宗教,其提倡今生忍受苦痛,虔诚信佛,转生来世得到幸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以“道”为最高信仰,主见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使得传统纹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纹样的应用不局限于青铜器、建筑上面,在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壁画中也有大量的纹样,丰富的吉利纹样也在此时开头消灭。这一时期建筑装饰业也大大地进展了.消灭了很多新的面貌,如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其装饰内容有纺织、耕作、宴乐、狩猎、杂技等,其造型、布局、工艺制作都是空前的,形成了汉代浑厚、宏大的装饰风格,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

  五、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纹样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这一时期政治动乱不堪,常年的战斗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的进展都受到了格外严峻的影响,经济进展停滞不前,文化进展也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南北朝时期,佛教被统治者接纳并尊崇,长期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的兴盛促进了文化、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艺术领域的进展也有了新的力气。此外,佛教还大大促进了古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融。古代印度、中亚的雕刻技术、绘画风格、建筑艺术传入我国,使得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建筑、雕塑都有了空前的进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浮雕彩绘等装饰纹样,其造型有飞天、仙女、祥禽瑞兽;植物纹样也有了新的进展,莲花纹、忍冬纹开头进展和盛行,成为佛教艺术的主

  3

  流装饰题材。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是净土、纯洁的象征。忍冬冬天不凋谢,也被广泛用在佛教上,比方灵魂的永生和轮回。

  六、唐代的装饰纹样唐代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中外文化相互沟通,是封建社会大进展、大一统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进展,文化特别活跃。频繁的国际沟通对我国当时的装饰内容、风格产生了肯定的影响,同时,人们从历代装饰纹样的积累中也获得了丰富的阅历。由于思想解放、博采众长,唐代的装饰艺术更加丰富、富丽、华贵。在装饰题材方面,以各种花草为主的植物纹样和祥禽瑞兽纹样是主要装饰内容。在唐代,植物纹样开头发挥主体装饰作人文争辩ARTEDUCA下1oNRESEARCH用。唐代的花卉装饰纹样类型多样,制造了举世有名的唐三彩及宝相花、折枝花、卷草及团花纹样。乌兽等动物在装饰中成为帮助形象,隐蔽在植物中作为帮助纹样,或者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穿插组合,开创了唐代丰富、肥硕、浓郁、明丽、富贵的艺术风格。七、宋元时期的装饰纹样宋元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大进展和大富强时期,这个时期的传统纹样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彩画、陶瓷、刺绣、织物、漆器上,此时的装饰纹样进入了进展的高度普及期。宋代的传统装饰纹样以缠枝纹、唐卷草为主,生色花和几何纹也开头被广泛运用。宋代传统纹样艺术风格相对朴实,主要是以清爽淡雅为主。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弘扬民族文化,推崇西亚艺术,加上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三种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新风尚。

  

篇十二: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宋瓷装饰纹样浅析

  作者:谭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4期

  摘要:宋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宋代瓷器的装饰纹样较前代变得日趋丰富,龙、凤、鹤、麒麟、兔、游鱼、鸭、花鸟、婴戏、山水等成为最常见的题材,而传统的回纹、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则多用于器物的间饰和边饰。值得一提的是文字性装饰也在宋代的瓷器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宋瓷;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099-01

  宋瓷中众多不同的装饰题材与纹样,经过工匠们的巧妙组合与处理,不仅赋予了整个瓷器以装饰“美”,还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意态,与器物形体巧妙地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使瓷器通过装饰而蕴含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纹样谈一谈宋瓷装饰纹样的特点。

  牡丹花纹:宋代牡丹花被称为富贵花,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包括瓷器在内的各种工艺品上。牡丹花纹样在宋代瓷器上被尽情抒发,瓶、罐、盘、盒、枕等器物上牡丹纹饰构图多样,有的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有的两枝相交,花朵环抱;有的一枝独放,姿态妖娆;有的两两相对,婀娜俊俏。相较唐代的牡丹纹样,宋代的牡丹造型丰富,构图多样,比如耀州窑的牡丹装饰是在碗的里面刻一枝牡丹布满全器,花朵盛开,枝叶舒展,既简洁又潇洒。刻起交枝牡丹纹的则另有情趣,碗心两株牡丹相交,弯曲的枝头缀以怒放的花朵,宛如牡丹池中盛开的牡丹花交织在一起。总之,宋代瓷器的牡丹花纹装饰,,其构图从写实出发,结合器物特点,不但给人以毫无拘束任意发挥之感,而且都配置匀称适宜,表现出造型美和装饰美的有机结合,同时牡丹纹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莲花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莲实、莲瓣纹饰就成为瓷器装饰的主要题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佛教的中国化,莲花作为装饰题材丧失了宗教意义而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装饰,在宋代,各窑址烧造的瓷器,几乎都用莲花纹作装饰,其中一花一叶的装饰比较多,往往是器物的画面上一张舒展的荷叶托起一朵荷花,用深而宽的斜向刀痕刻出荷叶的轮廓,再刻以浅而密的纹表示花脉叶筋,增强了花朵的立体感,显得活泼有力。从装饰的美感和象征意义来说,定窑的划花梅瓶的缠枝莲纹具有典型性,瓶体上茎蔓缠绕,莲花迎风开放,布局疏密得当,配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挺拔秀俊的瓶体上,愈发显露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典雅风貌。宋代的莲花纹装饰清新别致、层次丰富,是高尚清雅的象征。

  婴戏纹:用儿童作为装饰题材在宋代空前发展,不仅出现了擅画儿童画的专业画家,形成了“富贵之像”和“田家风俗”两大画派,都广泛运用于瓷器生产中。最出名的为宋代定窑的“孩儿枕”,造型为一男孩作侧卧于榻上,形态可掬,立体感强烈。除此之外,还有耀州窑的、磁州窑系等烧造的瓷器上有大量的婴戏纹作装饰。其中童子戏花的构图最多,织绣中的太子玩莲图案移到瓷器上,赤裸身躯的童子戏于花丛之中,有的攀树折花,有的匍卧扳枝;双婴做扳枝游荡、夺花、驯鹿和戏鸭动作;三婴孩做抱球或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等,纹饰构图用刻花、印花技法表现,婴孩个个肌体丰满,体态活泼惹人喜爱。宋代的婴戏纹画面均活泼自然,笔法简练,寥寥几笔,神情意态栩栩如生,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現了人们求子的心态。

  花鸟纹:由于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趋于成熟,花鸟纹在各种工艺品中被大量作为装饰题材运用。在宋代瓷器中,磁州窑所出瓷枕上的花鸟纹最多,而且大都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现藏于磁县博物馆的腰圆形白地黑花芦雁枕,枕面绘一只大雁,嘴里衔着一根芦苇向天空飞翔,周壁绘卷草纹。这一时期的花鸟纹绘画生动,生活情趣甚浓。

  动物纹:动物纹是指那些被古代先民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的飞禽走兽、家畜鱼虫。如喜鹊、鸿雁、孔雀、带寿鸟、鸳鸯、仙鹤、鸡、鸭、羊、马、猪、鹿、蝙蝠、猴、虎、鱼、龟、青蛙、蜂、蝈蝈、蝶等。在宋代,这些动物纹被广泛运用到各种工艺品中作为装饰题材,在瓷器中,主要有鹤纹、鸭纹、鸳鸯纹、鱼纹、鹿纹、蝙蝠等。这些纹样主要表现美好的寓意,比如,“蝙蝠”代表“福”的意思,“蝴蝶”“鸳鸯”象征“爱情”,“鹤纹”象征“长寿”,“鹿纹”代表“禄”,都是人们希望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龙、凤纹:龙纹至宋代比前代更趋华美,造型趋于定型化,并大量运用到装饰之中。从宋代的瓷器来看,除皇帝所用器大都充满龙纹以外,在民间用器上也有用龙纹作装饰的。凤纹贺龙问纹一样历史悠久,很早就出现在器物装饰中。在宋代的定窑,景德镇窑的盘、碗、盖盒上常常出现有单凤口衔牡丹拖着美丽的长尾飞舞,有双凤拖着彩带般的长尾在牡丹花中追戏,也有比翼双飞,双凤穿云,双凤口衔彩带在云间对舞。耀州窑则以烧造印花凤衔牡丹纹碗著称于世。这时期在民间器物上出现的龙、凤纹都是人们对这两种动物的崇拜,类似为图腾崇拜,因此我们才能在这一时期的民间器物上看见皇家专用的龙、凤纹样。

  文字纹:这种纹样要特别提到,文字型的纹样,是宋代个别窑址的装饰纹样,这种纹样装饰清新高雅,通常以唐代的诗和宋代的词为主,当然也离不开俗语。比如宋代磁州窑的瓷枕上就有这几种文字装饰。

  宋瓷除了上述主体装饰外,器物上还有辅助装饰,比较多见的题材有回纹、曲带纹、线纹、莲瓣纹、蕉叶纹、圆圈纹、水波纹、云头纹等。这些辅助装饰一般置于器物的边、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沿、肩、足等部,不仅起到衬托主体装饰的作用,而且在局部形成一定的装饰风格。这些辅助的纹样也同样有寓意,比如几何形纹样就有表示长寿的意思。

  因此,宋瓷上的装饰纹样丰富多样,寓意吉祥,在最典型的那些喻义和谐音吉祥纹样里,都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和寄托某种愿望,形成了具有这一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知识出版社

  [2]、《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协会编,文物出版社

  [3]、《宋辽陶瓷鉴定》铁源主编,华龄出版社

  

篇十三: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传统纹样艺术发展演变

  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就是彩陶,它的出现与使用使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先民们将他们对自然界和世界的观察、爱好和心理活动等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到彩陶中,充分显示了他们对美的向往和智慧。

  新石器时代的纹样以简洁、概括、充满活力为特征,总体来说,彩陶纹样多以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旋涡纹、几何纹为代表。

  我们从现有资料上习见的动物纹主要有鱼纹、蛙纹、乌纹。

  这一时期的纹样与当时人们农业劳动生活和渔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有许多动物纹样是彩陶上的主要纹样,也有少数是辅助纹样。

  植物纹样以写实手法无骨法构成,随意刻画,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草,还有的像花瓣。

  人物纹样动态优美,形象概括。

  几何纹样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印以及渔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延续和变化,也是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对视觉美感的精神文化追求的表现。

  原始社会的人们把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可视对象表现在陶器上面或者刻画在山岩上面,形成了新石器时代庄重大方、自然协调的传统纹样。

  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装饰纹样夏商周时期,又被称为青铜器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传统纹样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面,并以商周青铜艺

  术作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代表。

  商周青铜器艺术是继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之后美术史上出现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是新石器时代那种淳朴、快乐的风格,而是走向了具有宗教性质和神话色彩的世界,变得恐怖凶猛、威严肃穆。

  青铜器时期的纹样内容以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较为常见。

  这段时间通过人们对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认识和主观加工,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幻想的、恐怖的动物纹样。

  其中青铜器比较典型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

  几何纹样比较典型的有方格纹、雷纹、云纹、旋涡纹。

  在早期,这些装饰纹样和图案显示出一种神秘、肃穆、威严的气氛,凸显和映射出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背景,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与信仰。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纹样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奴隶体制已日趋瓦解,人文思想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与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

  政治体制的变更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制作、器物造型、装饰造型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生活方式也随之得到了改进。

  这个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像夏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那样具有神秘色彩和宗教性质,不再具有恐怖凶猛、威严肃穆的艺术风格,装饰风格日渐活跃起来;装饰内容不再是凶狠、神秘的怪兽,从描写神转

  向人,反映现实生活场景,越来越亲近自然和生活,并且把自然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中,开始将叙事画作为装饰;构图方式也改变了原来严肃对称的结构,变得活泼。

  四、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步完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家逐渐强大起来。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外来宗教,其提倡今生忍受痛苦,虔诚信佛,转生来世得到幸福。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以道为最高信仰,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使得传统纹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传统纹样的应用不局限于青铜器、建筑上面,在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壁画中也有大量的纹样,丰富的吉祥纹样也在此时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建筑装饰业也大大地发展了.出现了许多新的面貌,如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其装饰内容有纺织、耕作、宴乐、狩猎、杂技等,其造型、布局、工艺制作都是空前的,形成了汉代浑厚、宏大的装饰风格,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

  五、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纹样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这一时期政治动乱不堪,常年的战争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也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

  状态。

  南北朝时期,佛教被统治者接纳并尊崇,长期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艺术领域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力量。

  此外,佛教还大大促进了古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融。

  古代印度、中亚的雕刻技术、绘画风格、建筑艺术传入我国,使得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建筑、雕塑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浮雕彩绘等装饰纹样,其造型有飞天、仙女、祥禽瑞兽;植物纹样也有了新的发展,莲花纹、忍冬纹开始发展和盛行,成为佛教艺术的主流装饰题材。

  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是净土、纯洁的象征。

  忍冬冬天不凋谢,也被广泛用在佛教上,比喻灵魂的永生和轮回。

  六、唐代的装饰纹样唐代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中外文化相互交流,是封建社会大发展、大一统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异常活跃。

  频繁的国际交流对我国当时的装饰内容、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人们从历代装饰纹样的积累中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由于思想解放、博采众长,唐代的装饰艺术更加丰富、富丽、华贵。

  在装饰题材方面,以各种花草为主的植物纹样和祥禽瑞兽纹样是主要装饰内容。

  在唐代,植物纹样开始发挥主体装饰作人文研究下1用。

  唐代的花卉装饰纹样类型多样,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及宝相花、折枝花、卷草及团花纹样。

  乌兽等动物在装饰中成为辅助形象,隐藏在植物中作为辅助纹样,或者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穿插组合,开创了唐代丰富、肥硕、浓郁、艳丽、富贵的艺术风格。

  七、宋元时期的装饰纹样宋元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传统纹样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彩画、陶瓷、刺绣、织物、漆器上,此时的装饰纹样进入了发展的高度普及期。

  宋代的传统装饰纹样以缠枝纹、唐卷草为主,生色花和几何纹也开始被广泛运用。

  宋代传统纹样艺术风格相对朴素,主要是以清新淡雅为主。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弘扬民族文化,推崇西亚艺术,加上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三种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新风尚。

  元代传统装饰纹样在这种情形下兴起,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趋势。

  在元代装饰纹样中,以成对出现的纹样较为常见,另外也有不同纹样相结合而组成的具有特殊象征含义的纹样。

  如,两个柿子和如意组合象征事事如意;合欢、白头翁的纹样表达合欢幸福、白头偕老;梅兰竹菊是人们高尚品德的象征;等等。

  

篇十四: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色彩构成上多使用鲜艳的纯色对比配色上则采用对比色的面积形状的大小聚散等的不同配置并运用金银黑白灰等光泽色和中间色系的间隔减弱对比色直接对比的刺激强度使之达到既艳丽强烈又和谐统一的效果造成唐织锦富丽堂皇的色彩特色

  试论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风格特征

  摘要:唐代丝织纹样在对汉代以来传统纹样的继承、发展,对外来纹样的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形式,即以花鸟纹样为主体,以审美装饰为目的,呈现出清新、活泼、华美、流畅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和风格,在丝织装饰美术上展开了一个新面貌。关键词:唐织锦纹样

  唐代的锦,在艺术上有经锦、纬锦的区别。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技法,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纬锦是唐代从西方纺织技术吸收过来的,大约开始于武则天当政前后,是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虽然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且纬线可以随时改换,因此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而且能充分显示丝线的光泽,使唐代丝绸更为灵活多变的纹样、更加丰富多彩的色调与丝线美丽的光泽交相辉映。一、唐代织锦装饰纹样题材的选取

  1.纹样题材的选取体现了对生活情趣的描颂。唐织锦中的纹样组织设计更加自由,主题纹样与陪衬纹样相互呼应,有聚有散,生动自然,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规则对称的拘谨气氛,充满自然风情和生活气息。装饰主题由雄健的禽兽、人物变换成富丽的花朵,原来居于次要位置的植物纹广泛地用作了主纹,因此锦纹也告别了勇武,迎来了温和。如在阿斯塔那出土的牡丹纹锦,此锦纹样花大鸟小,花卉之中,又以牡丹为主。这与开元时期,长安等地的人们有看花赏花的民俗息息相关。在春天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富贵人家,车马若狂,争相观赏牡丹,这也标志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趋向自然。2.外来艺术的涌入,使唐织锦纹样呈现多元性风格。唐代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如唐织锦中出现的联珠纹,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萨珊波斯的织锦中,而且唐织锦中联珠纹的主纹往往很“洋”,如马纹往往带有翅膀,即所谓翼马,是典型的波斯装饰题材,也屡见于粟特的壁画和织锦。再如联珠纹锦中的人首兽身、大角野山羊、翼狮、生命树等题材同西方的联系已经不必再说。但唐文化在与世界文化大交流并广为摄取外来文化营养中却决未失去其堂堂正正的中华文化特质,而是始终保持本土主体性的唐文化对外来文化在宽容、开放的同时,还加以一种能动的选择和改造。二、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造型特征

  联珠纹是萨珊波斯朝最流行的纹样,在西方艺术东进的大潮中被唐代接纳为装饰艺术元素,成为唐代织锦纹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非常盛行。它由连续的圆珠构成,时而成条带状,排列在主纹或织物的边缘,时而做菱格形,其内填以花卉,更常见的是围成珠圈环绕主纹。主纹多系适合于圆的图形,常有鸟、鹿、猪头、花朵、鸭、鸳鸯等等。其形象往往相当程式化、抽象化。在唐织锦中,联珠纹代替了汉锦中那种卷云和各种鸟兽横贯全幅、前后连续的布局法,而以联珠圆圈分隔成各个花纹单元。

  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是把单位纹样组合成圆形,并按米字格骨骼作规则散点排列的纹样形式。通常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缀饰以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纹样风格受波斯纹饰影响较大,样式十分丰富。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的主题,其中宝相花的构成综合了牡丹、菊花等花卉特征,造型富丽堂皇、丰满工整。现存实物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红地宝相花纹”锦。花瓣重叠繁复,富丽而优美,体现盛唐

  风采。对称纹,多用动物组成左右相对的格式,这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采用

  的动物有:孔雀、鸟、龙、羊、鹿、狮、熊、天马、骆驼等。动物的身上往往系着飘带,也有用人物题材的,如骑士、狩猎等。唐初的“陵阳公纹样”是对称纹中的典范,它是唐初窦师纶在担任益州大行台兼管修造皇室家用物时,设计的一种上贡瑞锦和宫绫图案样式。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过“:窦师伦,…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论述了其样式多采用成双对称法,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影响范围甚广。如唐永徽四年的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是其典型代表。

  散花,没有固定规则的格式花锦,多用团花和菱形作交替排列,具有圆和方的对比的美,常用牡丹、花草、鸟蝶等组成自由式纹样,也有用一种小蔟花作散点排列的。

  几何纹,比较大量应用的一种纹饰。常见有万字、双胜、龟背、锁子、棋格、十字、锯齿、间道等形式。从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和《纨扇仕女图》中所描写的妇女服饰,可以看到织锦上几何形图案的具体形象。不过唐织锦中的几何纹一般纹样单位较小,形象单纯,已退居次要地位。三、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装饰规律

  1.造型流畅,善于利用流动的曲线。唐织锦纹样善于利用流动的曲线,结合写实的风范,较之秦汉以来的经锦纹样,创造出了层层叠叠、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唐代写实型纹样形象皆取自生动瞬间动态,形象生动自然,花草中鸟雀喧闹、蜂蝶起舞,一派繁华景象。但又不完全是模拟现实,收到了减璞得玉的效果,情与景的神趣浓缩,具有意象化倾向,如唐代联珠鹿纹锦,保留了鹿角美丽的部位,而对鹿身则进行了装饰化的处理。使得动物纹样在平面化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形象的纹理特征,添加不同的装饰纹样,使纹样形象更为活泼、流畅。又兼顾装饰的想象和需要,将多种自然形态美的因素加以组合,构成新的纹样形式。如团窠纹在四方连续的一点排列、二点排列的骨线上,唐代瑞鹿团花锦形成曲线动势,植物、珍禽、草虫和走兽穿插于花叶之间,组合成气势磅礴、硕果累累、鸟语花香的理想美的装饰纹样。

  2.组织形式上强调对比变化,追求华美的视觉效果。唐织锦强调对比变化,在对比中求美。在对比中求美,亦是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将对立因素按照一定等级序列的组合排列,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组织构成上讲究强弱、虚实、粗细、浓淡、曲直的对比变化。色彩构成上,多使用鲜艳的纯色对比,配色上则采用对比色的面积、形状的大小、聚散等的不同配置,并运用金、银、黑、白、灰等光泽色和中间色系的间隔,减弱对比色直接对比的刺激强度,使之达到既艳丽强烈又和谐统一的效果,造成唐织锦富丽堂皇的色彩特色。如唐织锦底色与花纹主色常有极明显的浓淡深浅变化,柔和恬静的实在不多,如阿斯塔那北区出土永徽四年的红地小团窠锦,以红绿对比为主调,点缀白色联珠纹和宝蓝边线,色彩调和,寓静穆于华丽之中,是使人怡情悦目的优美作品。唐织锦中还经常采用晕繝的表现手法,由深到浅分成多次的色阶,构成斑斓复杂的条纹,使人感到丰富而华美。如在新疆阿斯塔那曾发现一件晕繝提花锦裙,用黄、白、绿、粉红、茶褐五色织成,还在彩条上用细纬线织出金黄色的蒂形小团花,色彩华丽,又被称为“锦上添花”锦。

  总之,唐代织锦纹样以其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在我国染织纹样史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就是在当今生活中,无论是服装面料还是家纺面料,还随处可见团花纹等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者简介:仪文静(1995.05-),女,汉族,山东省潍坊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18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指导老师:刘芳

  

  

推荐访问:请简述宋代纹样与唐代纹样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 纹样 宋代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