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X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优秀范文】

时间:2022-12-03 08:4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X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X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优秀范文】

X 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 2013 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 竞赛方案 2013 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由北京建筑大学承办,竞赛方案如下:

   一、竞赛目的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科研技能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科技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与教学质量。

   二、竞赛原则与赛题 (一)竞赛原则:本次竞赛本着“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进行。

   (二)竞赛赛题:分为三组赛题:A 组赛题,B 组赛题(结构方向):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馆设计,B 组赛题(桥梁方向):北京商务中心区——2 号人行天桥设计。

   三、组织方式 (一)本次竞赛由北京建筑大学承办。

   (二)竞赛组织共分为四个阶段。

   1.竞赛启动,公布赛题。

   2.各校的选拔赛,每校每赛题可选出最多 1 件作品,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 6 人,每位参赛者只同意参加一个团队。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

   3.组委会确定参加决赛作品。

   4.决赛评审,决赛地点为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

   四、报名与参赛条件 (一)参赛对象为北京市各高校在读本科生、专科生。学生可自由组队在各自赛区内报名参加竞赛。

  (二)要求各校举办校内初赛并选拔参赛队伍,在校内赛及参赛期间,在本校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

   五、奖励方法 竞赛将评选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等奖项。

  六、赛程安排 2013 年竞赛安排参考下表进行:

   序号 时间 事项 1 2013 年 6 月上旬 公布赛题、发送大赛邀请函 2 2013 年 6 月中旬 报送大赛邀请函回执 3 2013 年 6 月下旬 各校组织校内赛,收集各参赛高校组织工作进展信息 4 2013 年 6 月下旬 报送参赛意向表 5 2013 年 7 月上旬 报送参赛作品进展资料 6 2013 年 8 月下旬 报送参赛作品的文字及电子版资料 7 2013 年 9 月上旬 公布入选比赛作品名单 8 2013 年 9 月中旬 决赛答辩、颁奖、闭幕式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建筑大学 联系人:王秉楠 联系电话:61209151,68322500 地址:西城区展览馆路 1 号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邮编:100044 参赛回执 学校名称:

   联系人姓名 手机 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请于 6 月 30 日前将学校联系人回执发送竞赛秘书处。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由市教委主办,每年举办一次。

   第二条 竞赛本着“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进行。

   第三条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是一项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科研技能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科技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与教学质量。

   第四条 竞赛立足北京市,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为背景,每次赛事的主题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作品使用命题式。

  第五条 参赛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向组委会提出参赛申请。

   第六条 竞赛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的优秀作品,对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竞赛设立组委会、工作组。组委会下设立秘书处。

   第八条 竞赛组委会设名誉主任委员 1 至 2 人、主任委员 1至 2 人、副主任委员 2 至 3 人、委员若干。组委会成员由各学校推荐,市教委审定。竞赛组委会的职责如下:

   (一)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审议实施计划、评审规则;

   (二)协商决议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四)审议每届竞赛的日程、竞赛题目与细则;

  (五)审议通过最终获奖名单;

   (六)审议秘书处提交的财务报告;

   (七)议决其他未尽事宜。

   组委会负责竞赛各项制度的制定并对竞赛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

   第九条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秘书长 1 人,成员若干。秘书处的职责如下:

   (一)根据竞赛章程与竞赛方案,整体实施竞赛的各项运行工作,协调、组织各个有关机构,保障竞赛顺利进行。

   (二)收集竞赛进行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提交组委会审议,为组委会提供决策根据。

   (三)提供竞赛所需的网络平台,通过该网络平台完成竞赛信息沟通与交流。

   (四)管理组委会筹集的各项经费支出。

   第十条 竞赛工作组由承办单位师生构成,设执行主任 1人,委员若干名。各参赛高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竞赛工作组职责如下:

   (一)根据本章程,起草竞赛有关的各项技术性文件,包含技术规则、实施细则,并提交组委会审议。

   (二)推荐竞赛的评审与答辩专家,构成专家委员会,报送竞赛组委会审议。

  (三)负责竞赛的报名登记、公布通知公告、有关作品资料 收集、推荐参赛作品、组织作品的评审与答辩等所有竞赛有关事宜。

   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对象为北京市各高校在读本科生、专科生,专业不限。

  学生可自由组队在各自赛区内报名参加竞赛,由各校工作小组负责报名、组织与监督工作。

  第十二条 作品能够是规划设计类作品。每届竞赛组委会可根据需要,确定本届竞赛的参赛作品主题与研究范围。

   第十三条 由市教委公布竞赛通知,各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每支参赛队伍不超过 6 人,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每位参赛者只同意参加一个团队。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与便于管理,竞赛工作组不同意个人直接报名。

   第十四条 参赛高校负责审核作者的参赛资格,组织专家对报名作品进行初审与排序,最终推荐参赛作品,并统一填写与提交作品报名表。

  第十五条 参赛者需按照竞赛方案的规范与提交方法提交作品。

   第四章 作品评审办法及竞赛程序 第十六条 作品评审分为作品选拔、决赛评审二个阶段:

   (一)作品选拔:参赛高校组织校内竞赛,根据组委会审定的参赛队数目从中选拔推荐作品提交竞赛工作组。

  (二)决赛评审:决赛评审采取公开答辩方式进行,答辩评委原则上由 9 至 11 位专家构成,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同一单位的专家人数最多 2 位。

  由评审专家组根据作品的创新性、 科学性、合理性与提交的材料与选手现场实验、展示、答辩等表现进行评审。

   第十七条 评审结果实行公示制度。

   第五章 奖励 第十八条 竞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等奖项。

  第十九条 根据每届竞赛的特点,竞赛工作组可增设若干其他奖项,并报送竞赛组委会批准。

   第六章 经费 第二十条 经费来源:竞赛常规经费由市教委拨款、承办学校筹集资助,能够同意企业赞助。

  第二十一条 经费使用:经费要紧用于组织办公费、赛场及公用设备费、宣传费、出题与评审专家劳务费等。每年初组委会制定预算,秘书处管理、使用。年末秘书处向组委会报告经费收支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解释权、修改权归竞赛组织委员会。

   2013 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 A A 组赛题 一、 竞赛概况 竞赛内容包含三个部分:模型设计,模型制作,模型测试。

  (一)模型设计 每个参赛小组在比赛当天登记并提交一份计算书。计算书需要全面说明此结构设计,并据此制作模型。

  1.模型制作 每个参赛小组在比赛当天提交参赛模型。模型在赛前须制作完成,只可使用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材料。

  2.模型测试 模型的结构测评将在比赛当天进行。每个模型需要经受两种加载:静态竖向加载试验与竖向冲击加载试验。每个小组需把模型放在实验台上在评委面前进行加载试验。

  二、 材料与工具 大赛将提供下列材料,用于制作模型。

  轻木板(规格、材性参数稍后通知) 粘着剂 有形鲨鱼 502 胶水 制作模型的下列工具请自备:

  砂纸 切割刀 直尺 三角尺 量角器 铅笔 橡皮擦 三、 结构模型 本次比赛旨在设计并制作一个缩小版的简支桥梁,如图 3.1 所示 (示意图,可使) 用其它结构形式)。该模型要求以尽可能轻的重量来经受两项加载试验,并不发生 破坏,同时应力求美观。

  该桥梁轮廓尺寸:宽度不大于 105mm,长度不大于 1050mm,高度不大于 500mm。要求桥面宽度为 100(误差±5)mm,长度为 1000(误差+50)mm,桥面 平直,能够不设桥 ) 面板(同意有高于桥面的结构,但不得影响加载,其模型尺寸务必符合轮廓尺寸要求) 。桥梁搁置在净间距为 1000mm 的简支支座上, 支座由组委会提供,不属于桥梁结构。支座只提供竖向支持力,不得利用支座水平力。所有结构的构成部分务必由组委会提供的轻木板建成。该模型务必遵循所提供的尺寸,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图 3.1 桥梁示意图 四、 测试程序 所有模型将通过两道加载试验,其顺序为:静态竖向加载试验与竖向冲击加载试验。每个小组需在委员会的指导与协助下进行荷载试验。在加载试验期间,每个小组有责任小心保护好模型,使模型在测试之前不至于损坏。只有那些成功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并没有发生 破坏的模型,才能继续进行竖向冲击加载试验。试验的加载点与加载方向如图 4.1 所示。

   图 4.1 静态竖向加载试验 (一)静态竖向加载试验 这是第一项加载试验程序,在此次试验中(如图 4.1),在桥梁 跨中依次放置 3个各重约 30N 的砝码(此方向上的力总计为 90N 加上托盘的重量,托盘重约 10N,托盘平面为 100mm×100mm 的正方形),3 个砝码加上 10 秒后记录桥梁跨中的竖向位移,记为 D 1 (考虑各参赛队桥梁差异,不直接测量桥梁位移,以托盘的竖向位移代替)。此试验要求模型不发生破坏。假如模型发生倾覆,则认为加载失败。假如模型位移过大,导致构件与支座或者加载台面发生接触,也认为加载失败(支座高度大于 700mm,因此模型净空大于 700-500=200mm)。

  (二)动态竖向冲击加载试验 这是第二项加载试验程序,该项试验与静态竖向加载试验类似(如图 4.2)。在静态竖向加载试验结束后,将顶部第一个 30N 的加载砝码向上提升 100mm(从剩下的 60N砝码顶部测量),然后将该砝码突然落下造成冲击荷载。在冲击荷载试验期间不记录位移。要求该模型不发生 破坏,而且在冲击荷载加载 10 秒后依然不 破坏。假如模型发生倾覆,则认为加载失败。

   图 4.2 动态竖向冲击加载试验 注:上述“破坏”的定义为“构件出现明显开裂、断开或者者节点脱开”。

   五、 评分规则 (一)结构评分按总分 100 分计算,其中包含:

  1. 计算书及设计图 10% (共 10 分) 2.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10% (共 10 分) 3. 现场表现 5% (共 5 分) 4. 结构重量 50% (共 50 分) 5. 结构刚度 25% (共 25 分) (二)评分细则:

  1. 计算书及设计图(共 10 分) 1)计算内容的完整性 共 6 分 2)图文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 共 4 分 注:计算书要求包含:结构选型、结构建模及要紧计算参数、受荷分析、节点构造、模型加工图(含材料表)。

  2.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共 10 分) 1)结构合理性与创新性 共 6 分 2)模型制作美观性 共 4 分 3.现场表现 (共 5 分) 1)赛前陈述 共 3 分 2)赛中答辩 共 2 分 4.结构重量 (共 50 分) 在所有成功完成竞赛的模型中,重量最轻者得 50 分,最重者得 10 分,其余队模型的重量分数 S 1 按下式计算:

  50max 11max minS 40 10M MM M       式中:M min 为重量最轻者的质量,单位 g;M max 为重量最重者的质量;M 1 为所考察模型的质量。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指数 50 是为鼓励参赛队尽量减轻模型重量。

   5.结构刚度 (共 25 分) 在所有成功完成竞赛的模型中,在静态竖向加载试验中的竖向位移最小者得 25分,最大者得 5 分,其余各队模型的刚度分数 S 2 按下式计算:

  max 12max minS 20 5D DD D   式中:D 1 为所考察模型在静态竖向加载试验中的竖向位移绝对值,D max 为所有模型中的最大竖向位移,D min 为所有模型中的最小竖向位移,单位 mm;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以上 1-5 各项得分相加,分数最高者优胜。

   3 2013 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 B B 组赛组( 结构 方向) 一、设计题目 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馆设计 二、设计要求 (一)设计背景 为体育事业与全民健身运动的进展,更好地锻炼学生体魄,为祖国培养建设人才,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校区拟投资兴建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

  (二)建筑设计要求 1.基本设计要求 该工程为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内一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在设计中应充分表达综合性体育场馆的作用,建成集体育运动、文化娱乐、会议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馆。体育馆既能承办校内外专业赛事,也能服务于整个大兴区群众体育活动,成为大兴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基地之一。设计方案中应表达功能布局及建筑物风格协调统一,将体育馆建成学校标志性建筑。

  2.总平面设计要求 设计用地为一梯形场地,场地平整,四周均有校内道路。总平面见图 1。

   图 1 总平面图 要求:总平面建筑布置合理,交通流线流畅,人车分流,满足基本交通疏散的要求。布置一定数量的轿车、...

推荐访问:标签 北京市 结构设计 X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 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