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6篇)

时间:2023-05-03 09:30:03 浏览量:

篇一: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一、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都会对网络与数字化媒介进行利用,并且从中找到了乐趣。在监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其与数字化发展结合起来。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需要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依赖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得以实现。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可以提高文化服务的便捷性,人们可以不用受限于固定地点,而是络对其进行转化,强化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能够使得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还可以降低线下服务成本。在传统公共文化体系中,公众虽然能够了解社会文化,但是对文化的了解程度不足,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查询到所需资料。文化服务的社会性在于提高公众对文化的了解,加速文化的传播,扩大其范围。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难以做到这一点,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就可以在这点上对其进行弥补。部分线下文化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虽然在建立文化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会参与其中,但是整体重视程度不足。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就可以让政府部门多途径对其进行关注。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长远的目光,其不仅注重企业自身效益的增长,还会重视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可以引导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协调合作,加大资金与设备投入等,使得公众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服务。数字化文化馆就能够利用线上空间进行区域性联系与交流,让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全面提升社会公民的文化素养。我国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够利用数字化文化馆进行宣传,其可以满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也能够对其进行突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

  1、思想认识停滞不前

  我国在发展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在较多行业与领域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在人们的认知中还是比较陌生,虽然这是文化馆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在转化文化馆职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思想理念问题。部分人认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以线下为主,一味对其进行个性化发展,会使得文化馆建设的初衷丢失。这样一来,就难以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作用,因此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旧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模式就是以活动作为中心,要求人们通过实际渠道参与其中。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则主要以文化交流分享为重点,部分人的思想难以转变,并没有对数字化文化馆的发展潜能进行了解,导致文化馆建设受到阻碍。

  2、政策不完善

  我国针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也有一定程度的投入。但是不同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点存在差异,在开展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文化信息资源上。我国相应的政策较少,在对数字化文化馆进行建设与完善时,没有针对相关内容制定政策性规章制度。政府可以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能够提供专业性人才。但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需要有专业性意见作为基础指导,而政府并没有满足这个要求。在缺乏专业性指导的过程中,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受到影响,也没有足够的政策作为支撑,使得文化馆建设难度增大。

  3、缺乏专业人才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我国当前有一批专业程度较高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但是其对数字化文化馆的了解较少,经验不足,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需要与互联网、电脑科学技术等结合起来。在建设数字化文

  化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不足,在实际应用时就会产生较多问题。人才素质不高是目前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主要问题,其受到传统文化馆建设的影响,遗留下较多弊端,导致文化馆建设在数字化方向的发展过程中步伐较小。

  4、资金分配不均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在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时,需要体现其公共效益。政府部门虽然针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投入了一定资金,但是部分文化馆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是会陷入自身的债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投入的资金需要由一部分用来偿还遗留的债务,其他的资金就需要投入到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与宣传中。实际上,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购买较多电子信息设备,还需要做好软件设施建设。甚至还要进行文化馆宣传使得相关内容的传播范围更广。在分配资金的过程中,负责人难以保证其均衡性,导致部分设施建设难以达到规定标准,使得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受阻。

  三、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对策

  1、创新思维

  在将文化馆建设趋向于数字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建设文化馆的过程中具备先进的理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让人们接受新事物,这就需要从主导人开始,以其作为基础先锋,审时度势,对时代脉络的发展趋势进行明确。负责人需要对数字化文化馆的发展进行明确,认识到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掌握其总体价值,使得文化馆建设能够保持统一的思想。负责人在对思维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以自身为单位,提供精神动力,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价值。在对思维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将目光局限于眼前,负责人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理念,对数字化文化馆进行更加全面的建设。创新思维的基础并不仅限于数字化文化馆的负责人与工作人员,政府部门需要组织公众了解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

  服务中的作用。公众要在加强对其了解的过程中,创新自身的思维理念,使得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2、完善政策

  我国虽然针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监理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政策进行完善,使得数字化文化馆能够合理利用其发展机遇,促进社会文化服务效用的提高。我国现代公益性文化建设政策还不饱满,在建设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意见与文件等进行完善,使得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得到解决。虽然数字化文化馆具有较多优势,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其受到的阻碍并不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而部分年龄较大的公众对数字化的了解较少,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种新的文化服务方式。部分人比较固执,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会囿于传统思想与固有的形式,使得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与推广受到阻碍。政府就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对政策进行完善,在社会中落实数字化文化馆的宣传,让其可以通过硬性要求接受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因此,国家需要针对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設设置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文化馆建设充分的资金支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数字化文化馆并且对其进行应用,就需要创立示范区,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对典型数字化文化馆的了解逐渐加深对其的认识。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论坛,使得数字化文化馆业务的开展更加专业、高效。社会企业需要给予一定的扶持,让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社会氛围更加浓烈,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3、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有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一旦缺乏资金,就会使得建设工作的开展停滞不前。在投入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硬件、软件支撑,提供必要资金,使得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满足基础需求。在投入建设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制定长期建设投资计划,使得资金的投入更加有效,通过这种计划性投资能够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加大资金投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利用的资金,政府部门需要投入公益性免费培训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使得资金的使用公开化,强化资金使用标准。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负责人需要建立相关的经费渠道,利用网络优势进行网络广告与艺术个人展活动,使得资金

篇二: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数据时代下数字?化馆建设思考2019-04-04摘

  要:“互联?+”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的?式,很?程度上改变了?们的?活?式。尤其是?数据概念的提出,进?步推动了数字化的到来,数字?化馆的建设也开始受到

  社会各界的?泛关注。本?主要对?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馆新建设模式进?思考并提出加强数字?化建设的?点途径。关键词:?数据时代;数字?化馆;建设模式;服务途径所谓数字?化馆,是指运?数字化理念,应?数字化技术与?段,构建数字?化空间,与?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组织开展群众?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的公共数字?化服务新形态。?、传统?化馆分析?化馆是各级?民政府设?的公益性?化事业机构,是向群众开放、为群众提供?化服务的公共?化场所和??群众终?教育的课堂,是承担政府公共?化事业、繁荣我国群众?化的主导性业务单位。?化馆通过开展群众?化?作,丰富群众?化?活,宣传党的路线、?针、政策,进?社会审美、德育教育,实现?民群众的?化利益,促进?民群众的全?发展。综上所述,传统?化馆为了更好的服务?民群众,亟需加强数字化建设,因此建设数字?化馆将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馆建设必要性数字?化馆是在?数据时代下公共?化领域的产物,?临传统?化馆在???民群众?化服务需求上瓶颈,再加上数字信息时代和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开始通过?络和数字技术来消费和享受?活,?络虚拟世界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然?当前?化馆仍然采取传统的运?模式,存在着较?的局限性,这使得数字?化馆的建设?作迫在眉睫,作为?个群众性公益?化服务机构,理应不断地阅读??群众的?化诉求,与群众互动,融?到群众中去。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数字?化馆的建设。?化馆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提升群众的访问体验,同时?户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做为?个单纯的浏览者,?将同时成为互联?这张??的编织者、信息的传递者。总之,将???民群众的?化需求作为?化建设的导向,建?起完整、数字化的?化服务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使新型的数字?化馆具备?法?拟的先进性、便利性和开放性。三、数字?化馆建设条件数字?化馆相对于传统?化馆来说,是?个开放式的集成化平台,它直接将技术和?化资源进?集成化和数字化,并且主要通过?络来提供各种?化服务,可以说数字?化馆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先,数字化?化馆具有成熟的技术?持,在建设数字化?化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集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它涉及了数据库技术、?络建设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和运?了;其次,各种相关的准则和规定得到建?和完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化馆管理模式,对国外?化馆的各种规定和标准进?学习,从?制定出科学的制度和标准,为数字化?化馆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国内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的不断深?和发展,也使???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再墨守成规,?是逐渐接受数字化、集成化的?化管理?式。总之,这种先进的社会?化氛围的营造是数字化?化馆发展的关键。四、?数据时代下数字?化馆的建设模式思考1.普遍性和精准化服务。在?数据时代下,数字?化馆的建设将以打破信息壁垒,资源互通互享,精准化服务基础群众为最终?的。利?现代互联?科技加?整合?化馆内容、设备、服务等各类资源,降低??服务成本,创新线下体验,阔通线上通道,建?终端化的总分馆体系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全覆盖的公共?化服务。数字?化馆以其先进的?络模式,对受众体点对点的终端服务,达到公共?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打破传统?站单?化服务模式,利?强?的数字?络平台,实施多通道的信息,实现?泛??资讯式的终端化服务。通过有效的覆盖提供?泛的基本性?化服务,从?使?化馆以阵地式的创新体验模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更好的提供?化?餐。2.覆盖?积?泛和?化内容丰富。在?数据时代,数字?化馆通过互联?的渠道提供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化产品,为群众带来更先进、更?泛、更便捷、更普及的公共?化服务。数字?化馆的建设不仅有效的控制了服务成本,整合与利?了更?泛的资源,?且受益群体得到有效扩展,市民充分享受公共?化服务的权益将得到真正兑现。3.?化服务传播多样化。在?数据时代,数字?化馆完成数字课件、交流信息的编制、在线培训、互动直播等,良好的传播策略及市场推?同样决定产品是否成功。所以,数字?化馆信息平台的构建、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的选择、服务终端形式的设定,将直接影响数字?化馆服务的成效。在?数据时代,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台、数字媒体、其他多媒体等?络通道的传输,达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实现?化服务传播的多样化。五、?数据时代下数字?化馆建设?式思考1.增强线上线下服务体验。数字?化馆的?命?在于丰富线上线下产品,其最终?的在于增强群众体验度。经过多年来其他互联?产品的社会数据统计发现,产品的粘性越强,产品的?命?才会越持久,数字?化馆也不例外,怎样增强普通群众的数字

  ?化体验感,值得我们思索。在当今时代,?数据和云计算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数字?化馆服务应在信息传递、资源服务的基础上进?步朝“以?户为中?”的服务?向转移。及时地认识?户的特点和合理需求,加强?户数据分析,通过?户分析促进信息服务层次的加深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是?数据和云计算下数字?化馆服务的前提。借助云计算交互服务,数字?化馆通过?户的基本数据、?户的资源使?记录、?户爱好等进??户信息挖掘,准确实地分析和定位?户特点,掌握?户需求。2.以便捷式服务为重点,研发特?应?。随着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群众对?化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在馆内体验,将数字?化馆伴随在群众?边是?化馆发展的?个趋势,那么针对移动终端的特?应?开发,则应成为数字?化馆的个性化配置,这既是?站向移动?户的?种服务延伸,也是凸显?化馆特?产品的便捷途径。搜索平台的?数据显?,当前?户更倾向于利??机搜索各类?化优惠信息,购买优惠门票、赢取免费参与资格等新鲜的?化体验。因此,在着?应?好官?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功能外,还可重点研发适?于特?应?开发的专业艺术项?。3.加强?化馆?站资源建设。?化资源数字化包括两个重要环节:?先,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化资源素材化。为了针对性的推出?化服务及产品,可以充分利??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开发针对性的服务和内容。其次,是基于标准化技术的?化资源数字化,今后?化馆的?站?先是真实、全?、及时地本地的?化新闻资讯,建?起包含活动、事件、项?、品牌、?物、作品等在内的?套地??化记忆存储资源库。然后,是互动板块增加点评功能。既可以增强观众和作者的交流,还能够及时督促场馆等信息的更新与修正。综上所述,?化馆?作的数字化转型是?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数据背景下数字?化馆的建设有效的解决了??不?、?量薄弱等??缺陷,提升整体?化?作?平,改变以往?化馆?作“零打碎敲”“单兵作战”的局?,真正把?化馆设成为传播先进?化、引领公共?化发展的“公共?化空间”和“群众?化乐园”。参考?献:[1]蒋君卉.?数据时代下数字化?化馆建设漫谈[J].?众?艺,2014,(23):12-13.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4.23.012.[2]李国新.现代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系统深度).?化产业评论,中国???,2016-05-04.[3]陈露.我国公共数字?化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学.2013.[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你需要服务吗?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被举报?档标题:?数据时代下数字?化馆建设思考被举报?档地址:

篇三: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惠民服务意识

  摘

  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作为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层面提升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跨越式的创新,因而其惠民服务的性质不应因此而改变。无论是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对它切合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进行分析,或者对它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互动性加以研究,都应该以惠民服务的思想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化文化馆与广大民众实现最佳链接。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馆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惠民服务

  传统文化馆的滞后性

  数字化体验平台

  资源分享

  双向互动

  21世纪是个精彩纷呈的世纪,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逐步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高科技经济时代。在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领域,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都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那么仍在传统模式下运作的各级文化馆,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呢?

  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所谓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贮存,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接收的运作方式。我们江阴市文化馆,是一个直接接触广大基层民众的县级市馆。一方面我们强烈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及时启动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才能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步伐,确保文化馆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对文化馆所具有的强烈的惠民服务特质,也有着最深切的认识。因而我认为,我国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则是惠民服务意识的加强。

  一、从惠民服务的角度认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以创新理念构建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文中提出,“文化馆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文化馆最核心的工作内容。”这就是说,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文化馆,其工作的性质就是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服务要求,以文艺作品的创作、文艺活动的参与、文艺技能的培训、文艺演展的鉴赏等为服务内容,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实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为服务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显而易见,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还是形式,其宗旨就是“惠民”两个字。惠民就必须惠民之所需,而民之所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曾经有人跟我提过不少问题,诸如“你们的培训班能不能采取网上报名啊?”“据说你们到北京演出《带锁的日记》很轰动呢,可惜看不到!”“年纪大了,要能像看电视一样看看你们的演出就好了!”等等,仿佛就是在提醒我,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已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传递速度,也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传统的文化馆运作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民众所需了,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已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必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中去。

  文化馆的传统运作模式相对于时代发展的滞后性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文化馆的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陈旧单一,同时,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又很严重,这就使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还有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群众的文化参与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和数字媒介,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深刻,使文化馆的服务跟不上需求;再比如大多数文化馆的服务仍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运行的小系统中,而随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开放、合作、共享观念的普及,文化馆的这种封闭式的缺陷必然被放大,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的不尽完善之处被最大化地突显出来。于是,依托互联网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适时启动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便以其鲜明的时代感和先进性,切合了新时期民众新的需求。

  作为数字化文化馆创新的服务方式,网络化、数字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等特点,可以以高速度、低成本、最便捷、全覆盖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传统文化馆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纳起来不难看到,我们对所有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这些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心系民生,志在服务,以惠民服务为思想基础的。这就是说,虽然数字化文化馆相对于传统文化馆是一种向高科技层面的提升,但这只是体现在运作模式与服务质量上的提升,其惠民服务的性质是不能改变的。只有从惠民服务的角度来看,才能正确认识到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二、从惠民服务的角度强化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切实性

  惠民服务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无论数字化技术多么先进,多么高端,但我们追求的目标却是非常现实的。那就是在我国“物质民生”已经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如何使我们的“文化民生”也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这是个牵涉到全国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鉴于这个目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我认为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必须遵照文化部所提出的“坚持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原则”,决不能脱离广大民众的现实需求,我行我素地一味在技术上做文章。只有以惠民服务为出发点来设计该项目的技术架构,才能在为广大民众的文化服务中取得切实效果,最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从而体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包括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平台、数字化服务等基本内容,而惠民服务意识必须贯彻在整个建设的始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这个核心展开的,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甄别标准,则在于是否符合民众所需。因此首要的是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按照民众所需,对已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汇集、梳理、配置,根据急需急用、先易后难、从小到大的原则,建成贮存丰富的数字化群众文化资源库。为了使具有不同需求的民众今后都能简易、便捷、分门别类地查询、学习、欣赏、参与到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中去,一是必须强调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馆的功能分类及相关文化知识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当然我们也需要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针对资源建设的方向和侧重点的确定进行指导,以确保数字化文化馆在建设伊始,就步入正确的轨道。二是要求信息资源在形式上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文字形式、图像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的资源等等,都应兼收并蓄,有序调配,甚至可以开发出三维立体形式的资源,真正体现出数字化的无穷魅力。三是要突出本地域的特色与强项,以此来带动全局设计的繁简有致,而不能使这一环节的工作流于泛泛。因为特色和强项的加强,就是个性的彰显,而个性的彰显,有时甚至能决定一事的成败,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必须在数字化文化馆设计及资源整合的初始阶段,就能以惠民服务意识为指导,以确保今后的数字化平台、数字化服务能真正切合民众之所需。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尝试,能否吸引广大民众更深入、更直观地体验和享受到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在于接下来的数字化平台及数字化服务的制作能否真正做到起点高、设计新,技术精,尤其是能否具有惠民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遵照文化部“坚持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的要求,借助图像、声音,乃至虚拟现实、三维空间、超文本链接等先进技术,打破诸如我馆现有的传统网站那种平面显示、静态展现的服务模式,建设成一个全景式的数字化艺术体验平台。要做到民众今后逛数字化文化馆时,无论是进“艺术展厅”看美术、书法、摄影等数字化艺术展;到“艺术教室”参与各种艺术门类的讲座及在线培训;还是进“艺术剧场”欣赏精彩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表演;甚至进入三维立体体验空间,对一些名胜古迹、山水河川等进行三维立体的体验,都只需安坐家中,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做到。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总体上应该是一项包括数字化网络平台、数字化实体体验厅、数字化知识库,以及全国一体化连网的系统工程。当前的第一步是要把上述数字化网络平台做好,以便通过这个窗口,向广大民众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只要我们通过强化惠民服务意识,使我们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充分切合广大民众所需,就能通过他们的关注,使他们提高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兴趣,从而形成他们充满希望的认同并积极参与其中。而我们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会因此而有了一个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从惠民服务的角度打造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互动性

  数字化文化馆除了自身意义上的资源、平台、服务建设外,更是一个建立在网络通讯技术上的资源共享系统。其数字化的服务方式可突破时空限制,达到最大限度的全覆盖,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开放性和高效率。人们可以以互联网为通道,借助电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甚至手机等新兴媒体,方便地使用网络中各种计算机上的丰富资源,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接收。这就为数字化了的文化馆在与本地区的基层站点、与全国各级兄弟馆、与其他相关文化网站的链接,尤其是与广大民众的互动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我们江阴的群众文化系统,是由一个以江阴市文化馆为辐射中心,以全市15个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为节点,以覆盖全市200多个村文化基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构成的。在文化馆的传统运作模式下,无论是面向基层站点,还是直接面向全市民众的各项服务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无论是经费的使用,人工的耗费,还是时间的延宕上,都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我们通过数字化文化馆的资源共享系统,将经过处理和序化的有强指向性的各类资源,通过网上预约配送、专项视频点播、公共阅读空间、互动艺术培训、曲库演唱体验、网上远程辅导等等模块,采取分享方式与参与者双向互动,就既能以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与者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在提供资源服务的同时,采集参与者的个性化行为和数字资源使用信息,从而最切实地掌握基层所需,民之所求,从而更科学合理地引导我们的资源投放和服务侧重,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这就是在惠民服务思想的指导下,保障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互动性运行的理想状态。

  这一双向互动的运行方式,同样也可以实施在与全省乃至全国各级文化馆之间的馆际互访,及与其他相关文化网站的链接上。我们知道,由于各个文化馆之间有着不同的情况,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强项,也分别积累了各自不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建树,当然也有着各自的困惑和问题。因此如能以互联网为依托,相互之间建立起资源交流,经验共享,相互促进,合作发展的关系,其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效应将是十分巨大的。加再能突破系统壁垒,向广大民众提供一些相关文化网站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以及艺术、教育、旅游、文娱等方面的网站链接,那么通过我们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向广大民众提供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信息将是海量的。即使像我们江阴这样的基层文化馆,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也会成为拥有巨量的信息资源,丰富的服务内容,和庞大服务对象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从而极大地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

  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既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资金的问题,但更是个观念的问题。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承担着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实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重任的文化馆将如何面对数字化的挑战,是能否以现代化的品格继续履行其历史使命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切实地加以研究、规划,并加以实施。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国营农场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篇四: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作者:刘广宁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03期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大幅度的提升。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在开始追求越来越高的精神生活。各种类型的文化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信息化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融入新时代文化馆当中已经成为社会必然趋势,它是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馆的功能,真正发挥文化馆对人民群众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对此,本文对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1前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以更好的丰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文化馆作为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载体,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文化馆功能较为单一,文化宣传力度较小,若融入数字化建设,则会大大拓展传统的文化馆功能,使文化馆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够使文化馆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馆一个公共文化机构,只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够和时代与时俱进。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能够对以往的文化馆发展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二,能够大大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吸引力。传统的文化馆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时,老人和小孩的参与比重最大,而中青年的参与程度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馆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融入文化馆建设当中,能够大大丰富文化馆的服务内容,使不同人群的人都能够参与其中,接受文化熏陶套。

  第三,能够极大的提高文化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数字化建设能够将文化馆内的各项文化服务以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出去,使人们在接收文化熏陶之外,也能将文化馆的服务水

篇五: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ELECTRONICSWORLD?探索与观察数字文化馆建设模式研究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龚建军叶维维在各地大力发展数字文化馆的前提下,针对传统文化馆运营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的实践方案。整个实践方案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硬件、软件、资源和管理的建设思路。在这种数字化、网络化、总分化的模式下,硬件投入较少,受众更广,结合明确高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区域范围内协同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整个系统建设成本可控,生存周期长,有利于快速推广,对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积极意义。1.引言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活动的辅导中心、活动中心,面向基层群众提供诸如文艺培训、文娱演出等免费服务,承担着丰富人民公共文化生活、引导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翁海燕,数字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群文天地,2015)。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级财政不断增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建立健全了从省级馆到镇乡(街道)文化站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架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但在传统的文化馆(站)运行模式下,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独立发展、相对封闭的特点,优质文化资源未能以最优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群众所接受的文化服务并不均等,馆际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最大化?区镇两级的文化服务如何深度协同?优质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的热点。2.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现状近年来,嘉兴市和重庆大渡口区研究践行文化馆总分馆的建设方案(彭明淅,大渡口区文化馆总分馆制路径探索:大众文艺,2015;陈云飞,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浙江省嘉兴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评点:文化月刊,2015)。其中,嘉兴模式以县(市、区)文化馆作为总分馆体系中的总馆,镇(街道)文化站定位于分馆。文化馆总馆向各镇(街道)分馆下派文化员,承担总分馆之间的联络、协调和基层文化活动的策划运作职责,发挥总馆对分馆的业务管理、指导和带动功能。这种基于传统文化馆的总分模?26?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朱勇式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同时,带来人员编制、横向协同、资源调配等方面问题,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开放、合作、共享观念的普及,为新时期的文化馆(站)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对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同时《文化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对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数字文化馆建设成为文化馆新型的服务方式。调研已有数字文化馆的发展现状,各地文化馆(站)研究重点集中在网站、“两微一端”、APP客户端及一些体验设备(马知力,数字文化馆建设实践初探:青年时代,2015;成伟,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大众文艺,2014;曹晶,浅谈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艺术科技,2015;白鸽,新时期数字文化馆建设途经分析:大众文艺,2016;李立群,数字文化馆建设中的“微服务”: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陈莉,文化馆建设中的科技应用:艺术科技,2014)。这些实践成果的作用点各有不同,但均存在技术落后、互动不强、性价比不高、更新换代快等不足,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方案未获得业内认同,需要不断完善。不过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建设数字文化馆很难超出上述应用范畴。但通过博采众长、去芜存菁,在优化的管理架构下,可以充分发挥已有技术的优点。3.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模式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发现虽然每年区、镇都会各自举办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开展大量的公益培训、讲座、展览活动等,但是由于区、镇两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分散,空间距离大,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受益群众的辐射面,造成文化资源和服务很难互通共享,公共文化重复投入、资源利用率不高。为改变这一现象,从当地公共文化活动推广的实际出发,研究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的优化,建立起区、镇两级公共文化设施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互惠共享。所谓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网络开放共享平台,提供数字资源存储/下载、活动互动、数据挖掘和智能管理等服务;各文化馆(站)作为节点,实现公共文化活动资源和网络平台服务的共享,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文化活动教学/体验系统,形成

  ELECTRONICSWORLD?探索与观察区域内馆际和政民之间的良好信息交流,达到扩大公共文化活动影响力的目的。这里的总分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拟的定义,它不以单位或地域来划分,而是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区分信息汇聚点和分支节点。各文化馆(站)作为平等的分支节点紧紧围绕网络开放共享平台这个汇聚点开展工作,组成基于网络的总分模式。另外,总分概念也可以从资源配置地位理解。区文化馆作为软硬件资源配置最丰富的单位,由区文广新局直接领导,在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中处于主体地位,各镇乡文化站作为分支节点。总分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活动可以在线上完成活动管理、数字资源浏览/学习、网络课堂、意见反馈、信息交流等多项内容,线下则可以实现活动参与、互动教学等环节。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的实践方案可以分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资源建设和科学管理四大部分,实现硬件设施的互联互通、软件系统的一体化设计、资源数据的共享互动以及内部管理的科学联动。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的发展路线可以是传统文化馆-传统文化馆总分馆-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也可以由传统文化馆-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具体路线应该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应变。3.1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网络、数字文化教室建设以及物联网设备的应用,以保障各文化馆(站)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数字资源的共享。作为总分模式里的作为“总”的主体,区文化馆理所应当成为硬件建设的重点对象,配备服务器、多个数字化教室以及相应的物联网设备。镇乡街道文化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升级至少一个数字化教室并配置必要的物联网设备。各文化馆(站)的设施通过互联网实现联通,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城域物联网。因此,在具体实践时,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条件是畅通的网络。但目前各文化馆(站)的网络条件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带宽不够、覆盖不全面等不足,成为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瓶颈,需要作为首要因素加以考虑。在国务院“宽带中国”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宽带价格已明显下降,网络建设费用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投资占比也同步减少,有助于提升整个项目的性价比和可行性。数字文化教室的建设着眼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普适性,与网络会议系统的工作原理相似,以基于互联网的视频、图像、音频或文字等信息的在线传输来共享优质公共文化教学资源。数字文化教室的关键意义在于这些信息不以广播形式发布,而是体现交互功能,各个现场处于平等网络地位,只是按照信息发布方式区分主次,以创造教学或学员之间沟通的可能性。除了舞蹈教学等少数内容,这种数字文化教室能够适应绝大多数的公共文化教学讲座。其他的物联网设备将以普适性原则为主导,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提供合适群众需求的文化服务,避免成为更新换代快、可靠率低、只考虑新颖程度的形象工程。3.2软件建设软件建设的主要工作是网络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以及“两微一端”的配套使用。网络开放共享平台和“两微一端”的出发点在于尽可能地方便群众了解、参与、分享公共文化活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精美的界面,全面的信息,简便的操作,良好的互动,尤为重要的是后期高效的运营和推广。这些都需要由优秀的设计和推广团队来实现。不过这些工作并非文化站的擅长,解决之道在于优势互补,与专业机构合作,购买相应的公共服务。不久前,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动建设“智慧文化”项目,其中的智慧文化惠民平台重点接入一系列的区内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将各项惠民服务的活动介绍、预告、报名、参与及互动等环节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整合,项目专门开发了的web、微信和APP等形式的惠民服务客户端平台,使得群众能够通过该平台更便捷地了解和享受各项文化惠民服务。“两微一端”的建设工作可以按实际情况逐次推进,先由成本比较低的“两微”作为基础平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建设客户端应用,完善整个应用体系。3.3资源建设资源建设需要整合区域内各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资源,转换为音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的数据存储在网络开放共享平台供浏览、下载和学习,另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管理队伍的建设。资源库建设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成败,既是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但是,资源库建设一旦完善以后,所包含的资源便是应有尽有。数字文化资源库的建设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上级资源,择其优者充实本地资源库,或者链接到上级单位的资源库。纵观文化部、浙江省和宁波市等上级单位的数字文化资源,文化部的国家数字文化网上的数字文化资源门类齐全,资讯丰富,应予以重点关注并善加利用。其次,区级和镇乡街道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应以本地公共文化特色为出发点,进行系统性、专业性和地域性的分类,注重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完善。针对区级和镇乡街道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和管理不系统不规范的现状,分批投入资金逐步完善基层数字文化资源库。各文化馆(站)在平时的工作中,按规范将培训内容、活动过程等录制记录下来,充实本地资源库。第三,数字文化资源库还应该囊括区内其他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和博物馆。由此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特色明显的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另外,数字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解决资源的格式规范问题。当前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文化资源格式规范,但考虑到数字资源便于计算机处理,可以先在本区域范围内进行规范要求,当全国统一的格式规范出台后进行格式转换处理。最后,资源建设还应该加强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专家库,特邀、聘请或引进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或专家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的培训指导服务体系。3.4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则是利用活动中收集的相关信息,采用现代计算方法进行活动效果分析、公共文化爱好者行为分析等深层次的数据挖掘;还能将公共文化活动管理规范化,活动过程全程记录,数据文档自动整理成册,有助于提升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具体来说可以展开为运营、考评、资源和人员管理四个方面。在运营管理方面,统一在网络平台开设公共文化活动申报、预告、策划、过程监控和回顾总结等环节,对于活动的开展进行全程跟踪。在运营过程中,上级单位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活动的运作情况,也可以很方便地对活动主办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或者协作帮助。同时上级和平级单位能够在平台上获取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后期的科学考评和借鉴优秀经验成果提升自身运作水平。在考评管理上,通过对活动流程的监控,所有材料都记录在网络平台,上级部门将不再以一纸年度?27?

  ELECTRONICSWORLD?探索与观察总结报告作为业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考评数据更加规范全面,考评结果也将科学有据。通过网络平台,各单位的文化资源和师资情况将一目了然,通过资源的互相调配,互通有无,将在资源总量未增加的情况下,共享区域内的所有资源,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避免了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在活动运营过程中,注重职责分解,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个人。这样,个人在活动中的责任和作用将一览无余,首先有助于消除办事拖沓或不负责任的不良工作作风,其次有助于明确责任和业绩,奖优惩劣,消除不利因素,激发工作热情。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量化考核和奖励机制,给予优秀文化工作者更好的待遇以及更大的发展舞台。总体而言,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的重点在于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及网络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分别对应数字文化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而该模式的难点集中于数字文化馆项目的推广和运营,需要将群众参与的便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交互的生动性、系统管理的科学性结合起来,由专业的运营团队提供内容和技术支持,才能保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将服务公共文化作为根本出发点,轻体验,着重于建设物联网公共文化活动室和网络平台,以扩大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的覆盖面并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另外,区内各文化馆站的文化活动在整个项目中一目了然,有益于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好地发挥文化主管部门在推动公共文化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简介:龚建军(1975—),男,浙江海曙人,大学本科,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叶维维(1977—),女,浙江鄞州人,大学本科,中级职称,现供职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朱勇(1978—),男,浙江鄞州人,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文化。项目基金:宁波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协同共享的信息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2017A10063)。4.结束语当前,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文化主管部门集思广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鄞州区文广新局也对数字文化馆的实施方案做了深入的探索,提出数字文化馆总分模式,并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入推进。不过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征询文化系统内外专家、群众的宝贵意见,探讨研究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方案,争取实现所提出的总分模式的数字文化馆可用、好用、常用,真正起到提高公共文化活动活跃度和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水平的作用。(上接第25页)息管理提供原始数据。通过读取数据库数据实时显示重点设备的能耗情况,实时能耗显示采用报表形式显示。4.2能源统计分析按照能源类型、厂房等类别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日、月、年的能耗数据分析计算工业园的产值综合能耗,用电环比如图5所示,能耗分析如图6所示。备不同时间能效比等对耗能进行性能计算及能耗分析(孙凯,钢铁企业智慧能源环境管控中心的构建和设想:冶金能源,2017)。设备能耗诊断通过建立不同的能耗分析模型,实现能源数据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分析,如重点设备COMI吸附机的用电、用气等,将指标与标杆指标进行对标,发现异常及时提醒运营人员。5.结论本文通过对冰箱生产工业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实现对重要设备的实时能耗显示、能耗统计分析和能耗对标管理,提升冰箱生产的能源利用率。但本文未考虑引入BIM技术创建虚拟工厂实现能耗数据实时交互显示,今后将进一步研究能耗数据在虚拟工厂中的实时交互显示,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作者简介:朱小红(1986—),女,硕士,现供职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家用电器工艺设计。李伟(1987—),男,硕士,现供职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图6能耗分析图限公司,研究方向:家用电器工艺设计。马宏路(1980—),男,硕士,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工业设计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家用电器工艺设计。4.3能耗对标管理分析各车间各重点设备能效比、对耗能设备进行评分或评级设备智能管理提供同类耗能设备能效比的对比分析、提供同一耗能设?28?

篇六: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

  作者:林润昆

  来源:《神州民俗》2019年第02期

  [摘

  要]文化馆的建设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诉求,同时要以传播优秀文化、提供精良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为主要职能。随着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增强,文化馆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变得更为迫切。本文以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为主线,论述文化馆的职能与数字服务平台的意涵,分析文化馆推进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阐述文化馆推进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数字化;信息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于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这成为了文化部门和所有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方向。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托数字互联网技术,建设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是当下文化馆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馆的职能与特点

  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具有职能多样化、群众性强和本土性等基本特点。其中,文化馆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等重要职能,其职能的多样化是极为突出的。其次,文化馆具有群众性强的特色,这是因为文化馆是立足于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设立的,要从群众的需求入手,为其提供丰富有效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再者,文化馆具备典型的本土化特点,需从当地的精神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形成强大的发展动能。

  (二)数字服务平台的概念

  所谓的数字服务平台,指的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与软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而建立的线上服务体系。由于融合了硬件设施、软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整合技术,因此数字服务平台具有典型的信息化特色,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环境。如本次论述所提到的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就是以文化馆作为主体的数字化平台,加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和内容。因此,数字服务平台基于现代数字化技术而形成,可容纳不同的实体信息,连结线上与线下,具有包容性强于信息化的特点。

推荐访问: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 文化馆 数字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