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7篇

时间:2023-04-29 19:45:01 浏览量:

篇一: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县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就处于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如何顺应新形势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至关重要、势在必行。因此,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都应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一、正确认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古人曰:“郡县安,天下治”。人民群众的思想稳固,社会稳定的基础才能得到巩固。正如当前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打牢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二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宣传思想文化则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社会氛围,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精神风貌;三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打牢共同理想信念基础的“凝固剂”。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民族就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思想解放、文化引领,使广大基层群众不仅知道“惠”在何处,更能体会“惠”从何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必然更加牢固;四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色板”。文化是灵魂,氛围产生亲和力、凝聚力,古语中“见贤思齐”就是这个道理。基层文化部门利用群众的空闲时间,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村队、社区为单位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将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思想观念遭受冲击,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集体观念淡化、个人利益至上、享乐主义滋长、善恶标准迷失等一系列问题,对基层思想文化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部分农村流动人口甚至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三是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报刊、电视、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等新旧媒体广泛使用,导致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传播的负面信息更多,正面信息受到削弱;四是群众精神需求日益提高,农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听广播、看电视等传统娱乐方式,转而追求节奏更快的城市现代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层次要求更高。

  三、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个软指标,在基层各项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在年初的计划安排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被列入计划,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往往在经费、人员以及制度的落实上等都得不到保障。

  二是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资料与基层群众需求差距大。当前,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形式自上而下几乎都是发文件、开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宣讲等。这种强制灌输,简单给予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压抑了其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积极性,虽灌入了人耳,却难入人心。同时,各项政策、精神的学习

  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却少之又少,其理论之高深,用词之晦涩,让基层群众望尘莫及,不知所云。

  三是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有些科技文化活动室长期无人值班,只有接到上级通知说有检查时才会临时开门,打扫卫生,组织人员,待检查团一走,又恢复铁将军把门。尤其是在冬天,随着燃煤价格的不断上涨,有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队根本无钱买煤,更不用说组织群众在文化室开展活动了,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四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都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最多只有一至二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

  五是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一方面乡(镇)宣传干事大多为兼职,据调查,当前乡(镇)宣传干事70%以上均为兼职。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文化工

  作中;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稳定,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出色,知名度一般较高,这也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四、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凝练提升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1、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都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深入调研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基层宣传工作的形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注社会大众所

  思所想,所欲所求,要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选取教育素材,用老百姓的日常话语表达,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人们。一方面在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措施的宣传上,探索改进单一的灌输式宣讲的方式,应努力将宣讲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段子、表演剧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另一方面在宣传资料的编印上,应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宣传品,如挂历、口袋书、折页等,还可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制作成音像制品,多种语言解说,满足不同民族群众的需求。同时还应考虑建立一支基层宣讲员队伍,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体现发展的变化。

  3、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一直以来,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宣传文化干部始终承担着组织者、参与者的职责,而基层群众却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者。随着人们物质生发挥文化能人作用,在基层总有一些文化能人,他们或会弹会唱,热情、有影响力的骨干给予经济上、政策上的扶持,将其建立成动作用,吸引周围群众积极参与,从而活跃群众文化。二是结合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展能够吸引大多数群众广泛参与的民间活动,如民间游戏、歌舞表演、体育竞赛、节庆活动等,让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民族、对集体的热爱。

  4、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式新任务对基

  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一是创新体制,保证基层干部数量。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挥好基层党团员队伍、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等的作用。

  5、加大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应加大对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如: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等。另一方面,在外宣品的制作、电视节目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的译制方面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同时还应保障基层宣传部门的工作经费。

篇二: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常见问题与改善对策

  摘要: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时期,对此,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需要逐步提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享受一定的文化活动,来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度。现在,各个地区都都积极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并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改善对策

  前言:

  文化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也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的文化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文化活动与其经济活动也息息相关,对其地区建设也有很大的帮扶作用。对此,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根据基层人民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文化活动。

  1.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实际状况来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当前尚且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1.1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宏观整体来说,还是存在活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这样就阻碍了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度开展。比如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经费筹措,安全保障等等方面内容,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机制,导致相应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局限。

  1.2群众文化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其硬件设施却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于群众文化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所投入的资金并不能保障所有地区的全面文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其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及时,文化馆以及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不匹配等等,这些文化设施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些都是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的难题。

  1.3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活动人才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差异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城市中的文化设施也远远领先于农村地区,人们的工资以及工作环境与农村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此,很多在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选择留在城市中发展,而不是回到农村来建设农村,这样就导致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活动文化。这样以来,没有专业化的文化活动人才来指导带动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所以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就出现了滞后的现象。

  1.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改善对策

  2.1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打造群众文化网络

  为了更好的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快速发展,使其达到理想化的效果,那么就必须要保证其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此,在选择群众文化活动时,就必须要选择接受性跨度比较大的活动,并且保证其活动形式喜闻乐见。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时,为了更加了解群众的需求,可以让群众可以踊跃的参与其中,获得群众文化活动的关注和和认可。为了更好的展现群众文化的优势,也必须要将其文化活动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对其文化活动形式进行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并且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要素,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大力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基础,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另外,也应该要积极的建造基层群众文化网络,让更多的群众可以享受其文化服务。对其文化活动内容以及形式进行创新,也是基层文化发展的根基。为了搭建起基层群众文化覆盖工作,那么其文化工作者也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责,在文化继承中不断创新,并开设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网络,将文化生活覆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后达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2完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化的设施建设是群众开展基层文化的基础,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地区因为各种因素使其受到影响,没有办法建设一套完善化的活动配套设施,这些也需要国家以及文艺部门的重视,要给予一定的资金以及政策支持,这样也才能真正的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另外,还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文化发展力量,比如通过资金筹集或者是慈善捐款的方式,来筹集文化设施的建设资金,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从而不断发展基层文化事业,为基层人民群众谋取福利。

  2.3引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

  积极的引进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那么首先就要加大对各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引起各大高校的文化艺术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志向的投入到祖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同时,在高校教育中,也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化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并且鼓励学生可以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其次,为了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专业队伍,那么也必须要适当的来改善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这样也才能吸引更多真正爱艺术的学生可以投身到基层的艺术建设中来。另外,各地区也要吸引外来优秀人员的就业,可以通过其专业培训,对外来人员的活动策划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加强,不断的提高文化活动的团队水平,这样也才能保证基础文化活动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动其当地群众,可以以活动团体为单位,选出团队优秀代表来对文化活动进行监督和辅助。这种参与方式不仅可以展现民意,同时也能减少其工作负担,使组织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活动的策划中来。

  1.

  结束语

  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相关部门的组织人员以及领导,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情况,来不断的优先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从而不断的提升文化活动的开展水平。文化发展也是和经济活动一脉相承的,只有确保文化和经济的共同进步,那么整体实力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雪阳.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J].参花,2022(1):101-103.

  [2]朱海丽.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2(1):293-294.

  [3]徐学富.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分析[J].参花,2022(1):104-106.

  作者简介:次仁曲珍(1993—)女,本科,助理馆员,从事乡群众文化工作。

篇三: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

  第一篇: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然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却存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不少乡镇党委、政府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支持,对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关心不够。

  二是投入不足。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没有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提高,制约了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不少乡镇文化站成了“空壳站”,有些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大多数乡镇除了发放文化干部工资外,平时文化站无一分钱的办公费和业务费。

  三是设施缺乏。多数文化站是个空壳站,无活动室,无活动器材,无先进的宣传设备,宣传方式还是靠吹打弹拉,出墙报、出橱窗等十分原始的方式进行,基本上不能胜任当前形势需要。

  四是队伍不强。基层文化队伍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由于乡镇事务性工作牵扯过多精力,不少文化干部成了乡镇办公室打字员,打杂员,包村干部,中心工作突击队员,多数文化干部不能很好的投入本职工作。

  二、相关建议

  一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形成全社会都要关心文化,参与文化、支持文化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关注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和交通、医疗卫生等其它基本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二是解决考核制度问题。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

  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行政经济工作指标一起布置、一起考核、一起检查,一起评比,使得各级主要领导必须重视、不得不重视、非重视不可、不重视不行。同时,省市财政、文化部门也要建立完善的追踪考核机制,对被命名的省市级杜鹃花工程点和省宣传文化“双百”工程点,每年复查一次,第一次复查不合格的给予警告、第二次复查仍达不到要求的摘牌子,追回补助款,但同时对连续复查两次均合格的杜鹃花工程点和“双百”工程给予追加补贴。

  三是解决经费投入问题。要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群众集资为辅、民间资本融入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确保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总体不低于国民经济增长幅度。

  四是解决干部队伍问题。通过业务培训、双向交流、随岗锻炼等多种途径,为现有农村文化干部的能力提高提供良好条件。不断把专业型、知识型的人才补充到基层文化队伍,增加文化干部的新鲜血液和活力。对文化干部实行资格认证制,实行绩效挂钩,做到有为有位。

  五是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改变目前以乡镇管理为主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向县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或主管部门与乡镇共同管理转变,切实为乡镇文化干部成长成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六是解决群众参与问题。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群众担当起农村文化的主角,形成一支庞大的业余文化工作者队伍,真正地演农民身边事,道农民心里话,实现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由演出、自娱自乐的群众参与格局。

  第二篇: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分校站点:

  河冿电大

  专

  业:

  行政管理(本科)学

  生:

  黎

  英

  学

  号:1114001204504目

  录

  论文提纲……………………………………………………………3内容摘要(中文)…………………………………………………4内容摘要(英文)…………………………………………………5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6(一)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二)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7小的方面:??????????????????(一)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四)文化人才匮乏。?????????????????(五)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未转变。????9大的方面:???????????????????11(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11(二)文化娱乐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11(三)文化观念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11(四)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11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1(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12(二)坚持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13(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14(四)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15参考文献…………………………………………………16论

  文

  提

  纲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二)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小的方面: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

  (四)文化人才匮乏。

  (五)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未转变。

  大的方面:

  (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

  (二)文化娱乐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文化观念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

  (四)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

  (二)坚持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

  内

  容

  摘

  要

  文化趋向经济不仅是时代的趋势,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趋向,这就必然要求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跟进。而我国的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了好的成绩,但又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建设农村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必要性

  问题

  对策

  Abstract:theculturaltrendofeconomyisnotonlythetrendofthetimes,butalsoasocialtrend,thisrequirestheconstructionofadvancedcultureanddevelopment.Inordertoconstructthesocialistadvancedculturerequirementofruralcultureconstruction.China"scurrentruralculturalconstructionhasobtainedgoodresult,butalsoexistingmanyproblems,thispaperdiscussestheconstructionofruralcultureintheprocessoftheproblems,and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Keywords:necessityproblemcountermeasure当前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文化趋向经济不仅是时代的趋势,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趋向,这就必然要求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跟进。而我国的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了好的成绩,但又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建设农村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必要性

  问题

  对策

  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思维联系的表现形式。纵观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历史,先进文化有三条本质内涵:

  一、一个文化是否先进,首先要看人与人之间的思维联系在被转化成某种文化形态时是否符合人类本质——追求自由和特性的发挥。

  二、在于是否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

  三、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的特性,表明着任何先进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最适应人类发展程度不断变化的,而任何僵一的、停滞的文化就是落后的文化。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

  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的进步。这一转型首要的在观念和精神上发轫,然后表现在物质和行为方式上。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转型的要求,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

  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其次,我国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文化的跟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二是在社会伦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三是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四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

  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大小两个方面去看。小的方

  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些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

  (二)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走庙子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目前农村文化建设

  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于基础建设不多。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乡镇文化中心

  简陋,大多是一间房、几张桌椅、几本书,村文化室则挂牌而已,有名无实。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开展十分困难。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原有农村广播基本丧失、闭路电视覆盖户不足50%、网络更是一片空白,制约了农民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与市场、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化工作缺人抓,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队伍建设不力。

  (四)文化人才匮乏。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未转变。县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是县局管人事,乡镇管财、物、事,工作由镇里安排,在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乡镇文化站的人员,大部分是县局管不了,乡镇又不管,管理体制的不通顺,也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积极推进。比如农村的一些剧团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一是管理有限。在农村业余剧团中,自发性、季节性剧团多,发展盲目,分布不均,流动性大,且几乎没有办证,县文化

  局掌握不了情况,当地政府也管理不到,形成管理空白,问题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难以纠正。二是指导有限。部分农村业余剧团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是临时搭班子凑合,流动较大,文化部门很难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三是提高有限。农村业余剧团的演出价格低廉,为了节省演出成本,大多数业余剧团不愿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进行排练,演员临时凑合,剧本临时照搬,甚至沿用老剧本唱流水戏,影响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演艺队伍特别是农村业余剧团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新传媒抢占观众群体等大环境影响外,主要原因为:缺少人才、缺少经费、缺少剧目、缺少场地、缺少辅导、缺少平台、一方面缺少展示的平台,各地政府组织的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或调演活动较少,业余剧团之间缺少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未能在竞争中进行交流提高。另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平台,民营性质的农村业余剧团虽然价位低廉,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而专业剧团价位高、演出时间短,却几乎包揽了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

  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宏观的方面看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文化建设相对缓慢。尽管近几年对文化事业有了较多的投入,但是由于历史的欠帐太多,文化建设在许多方面滞后于经济建设。如部分镇的文化站萎缩趋势较为严重。

  第二、文化娱乐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娱乐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娱乐业普遍存在小、散、差,文化经营单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第三、文化观念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目前一些传统的文化观

  念仍然束缚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从领导层面看,一是缺少大文化观念;二是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从文化系统自身看,对文化走向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在一些文化单位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近几年虽然体制改革的力度较大,但仍不能说完全到位。当前,文化事业要不要走产业化道路,已不再成为问题。迫在眉睫的是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要求,真正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仍有许多路程要走,许多新方法需要去求索。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发展当前农村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克服将文化工作视为可有可无,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认识和做法。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为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的功能较齐全的农村文化基站。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以此为模式,复制“一室多用”的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解决农民群难题,真正发挥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灵活有效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同时,文化下乡时间和内容固定化、程序化,而当前农村都是一户户分散生产、生活,定时定点组织集体活动已不太适应农民群众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不能包揽、操办一切,只能发挥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的主导作用。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让农民自愿、自觉、自发的原则,这才是农村文化活动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坚持送文化下乡的同时,把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作为重点,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在各村选择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政府适当出资帮助购置必备乐器、道具,设立

  一批“文化大院”和“示范文化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各文化中心户充分利用晚上、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活动,以贴心、正派、趣味性强的节目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和艺术细胞。同时对有意向发展文化产业的农户进行规范引导,鼓励他们发展电影放映、剧团演出、农村书屋等。让农村文化传承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活跃在农村,成为一支不走的“心连心”艺术团队。发挥管理主要作用,抓好工作方式的转变抓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按部就班,而要因地制宜,相时而动。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要有转变。一是工作目标要从过去单纯的唱、跳、看、玩为主向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文化科技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转变,树立“大文化”意识,把组织文化活动与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实现先进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工作方法要从过去对农村文化自生自灭、任其发展的态度向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转变。三是工作模式要从过去以政府文化部门办文化为主向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主参与转变,注重以市场手段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四是要从以单纯利用、追求时尚为重点向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转变。在扶持文化中心户建设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经费将民间、民俗一些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保护,并传承发展下去。五是工作重心要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为领导贴金、经济搭台向真心实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转变。

  (二)坚持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文化

  工作必须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断及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思想,朝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文化工作只有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大盘子中去思考、去开展,才能抓到实处,有所作为。

  因此,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也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文化发展应有以下几项基本定位:

  1、新建一批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如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演播中心等。城市的发展,经济为形,文化为神,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有形无神的城市。

  2、要创作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打得响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能否孕育和产生具有强烈时代感、震撼力的文化产品,同样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水准的高低。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精品战略,争取多出艺术精品名品。

  3、要基本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感的特色文化。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子。

  4、要形成和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群体、文化产业集团。要抓住机遇,大胆实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力争有个大发展。

  5、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确立文化事业管理新机制。二是形成文化产业经营机制。要改变文化单位各自为政的封闭生产经营模式,打破行业壁垒,加快调整和重组文化产业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三是健全和巩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制,将文化市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快建立文化事业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利用

  机制、体制、政策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文化事业,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五是完善文化人才的成长机制。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成才环境。

  (四)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结合当地文化工作的实际,切实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落到实处。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

  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计,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力抓、抓好,是当务,也是职责。注释:

  1、《理论与创作》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7年第11期月刊。

  2、《论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幸福校园论文。

  3、《以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张宝富

  河北日报。参考文献:

  1、《理论与创作》艾斐

  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7年第11期月刊。

  2、《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度内涵》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科)2006年第4期。

  3、《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

  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蒋

  永、谢瞬、东南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徐学庆

  华中师范2007-8-17学术。

  4、《加快新农村的思考与建设》

  《中国市场杂志》

  5、《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陈高峰

  路敏

  吴保成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5日第3版。

  6、上海农业网2007-9-28.《上海加快乡镇文化建设》顾咪咪。

  7、《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浙江文化月刊2006年第3期。

  8、《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候水平。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文化建设》程旋

  董河清。

  10、《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指南》、《中国文化馆志》。

  第三篇: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建要搞好,基层组织是关键。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按照安办[2007]12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于4月3日至4月15日,带领纪委及有关部门同志,深入林州市部分乡镇、村,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林

  州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544个行政村,26个城区居委会。其中村级党支部(党委、总支)544个,占全市支部总数的42;农村党员2843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7;农村两委干部2766名。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辛勤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林州市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一系列党员教育活动,农村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可以说,全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通过这次调研也可以看到,当前,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薄弱。表现在:一是乡村两级,专职从事纪检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人员非常少,特别是村一级,这样的组织和人员几乎是空白,更谈不上开展活动了。二是在少数乡镇和不少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不到应有位置,常年很少研究、很少部署、很少督查,也很少进行硬性考核。三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化。据统计,在林州市农村党员中,年龄35岁以下的仅占14,而年龄60岁以上的党员占了32以上;个别村甚至多年不发展一名党员,即便发展,村主要干部也往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选人,“近亲繁殖”,不能够代表方方面面群众的利益。这些使得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缺少了队伍和群众的基础。

  其次,少数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有的以权谋私,多拿多占,如滥发奖金福利,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入保险,利用计划生育、房基地、集体资产出租、工程承包等,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甚至挪用集体资金,私分公款;有的贪图享乐,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集体资财;有的行为不检点,社会形象差,如搞封建迷信,参与赌博,发生生活作风问题等,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有的办事不公道,在一些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分亲疏、论远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

  其三,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民主发展的要求。有的作风浮飘,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开拓精神;有的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不讲究方法和策略,而习惯于强迫命令;有的作风蛮横,独断专行,在涉及选人用人、经济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村主要领导搞“一言堂”,“家长制”,听不进班子成员和多数群众的意见。

  其四,村级财务比较混乱。有的村记帐不规范,存在帐目不全,白条入帐,帐外运转,坐收坐支等现象;有的村管理不得力,村集体承包款长期不能收回,造成集体经济困难,群众思想混乱;有的村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不落实,不能按要求让村民民主理财,逐级会审,加上财务不公开或者假公开,村级财务成了一本糊涂帐。

  其五,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在部分农村时有发生。有的村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在宅基地、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甚至在迁户口、开证明等正常事项上都要收取村民的“盖章费”;有的村干部工作不作为,对群众反映的宅基地纠纷、打架生气等事情,或者向上推诿,或者在干部之间“踢皮球”,或者干脆不理不睬,任其发展,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关心群众疾苦,如在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企业占地等方面强制推进,侵害当事人利益,还有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不透明,不能及时、按标准给群众兑现,造成失地群众生活困难,群众有意见。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是少数乡镇、村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错误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而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缺少预防和制约不廉洁、不公正、不民主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四是监督跟不上,没有力度。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对策和建议是:

  1、加强领导,增强县乡两级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首先,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都要成立专门负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保此项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人抓。其次,要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目标任务,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县乡两级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做到与经

  济建设及其他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其三,要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具体任务的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针对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浓厚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要重实际,重效果,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制度化,重点加强对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廉政勤政、一心为民教育,使其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龙头工程,以“两规范两监督”(规范农村两委关系,规范村级干部行为;群众监督,上级监督)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要完善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进村党支部选举的“两推一选”办法,重点是要为每个农村班子选好“一把手”。

  4、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机制,抑制腐败现象发生。首先,要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无章办事”的问题,立足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其次,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要创新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推行乡、村两级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在农村设立(聘任)“两组两员”(即支部纪检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和党内的纪检员,非党群众中的党风廉政监督员);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和

  公开不明细等问题。三是加强“村账乡管”工作,并且做到与村民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紧密结合,全面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四是推行村主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五是加大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起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稳定一方之效果。

  5、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深入开展“平安村组”、“文明村”、“信用村”等创建活动,坚持实行齐抓共管、上下结合、社会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做到党风、政风、民风一齐抓,以党风带动政风,以政风促进民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四篇: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建要搞好,基层组织是关键。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按照安办[2008]12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于4月3日至4月15日,带领纪委及有关部门同志,深入林州市部分乡镇、村,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林州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544个行政村,26个城区居委会。其中村级党支部(党委、总支)544个,占全市支部总数的42;农村党员2843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7;农村两委干部2766名。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辛勤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林州市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一系列党员教育活动,农村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可以说,全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通过这次调研也可以看到,当前,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薄弱。表现在:一是乡村两级,专职从事纪检或党风廉政建设的人员非常少,特别是村一级,这样的组织和人员几乎是空白,更谈不上开展活动了。二是在少数乡镇和不

  少村,党风廉政建设摆不到应有位置,常年很少研究、很少部署、很少督查,也很少进行硬性考核。三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化。据统计,在林州市农村党员中,年龄35岁以下的仅占14,而年龄60岁以上的党员占了32以上;个别村甚至多年不发展一名党员,即便发展,村主要干部也往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选人,“近亲繁殖”,不能够代表方方面面群众的利益。这些使得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缺少了队伍和群众的基础。

  其次,少数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有的以权谋私,多拿多占,如滥发奖金福利,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入保险,利用计划生育、房基地、集体资产出租、工程承包等,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甚至挪用集体资金,私分公款;有的贪图享乐,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集体资财;有的行为不检点,社会形象差,如搞封建迷信,参与赌博,发生生活作风问题等,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有的办事不公道,在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分亲疏、论远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

  其三,一些基层干部作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民主发展的要求。有的作风浮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开拓精神;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不会做群众思想,不讲究方法和策略,而习惯于强迫命令;有的作风蛮横,独断专行,在涉及选人用人、经济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村主要领导搞“一言堂”,“家长制”,听不进班子成员和多数群众的意见。

  其四,村级财务比较混乱。有的村记帐不规范,存在帐目不全,白条入帐,帐外运转,坐收坐支等现象;有的村管理不得力,村集体承包款长期不能收回,造成集体经济困难,群众思想混乱;有的村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不落实,不能按要求让村民民主理财,逐级会审,加上财务不公开或者假公开,村级财务成了一本糊涂帐。

  其五,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在部分农村时有发生。有的村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在宅基地、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甚至在迁户口、开证明等正常事项上都要收取村民的“盖章费”;有的村干部不作为,对群众反映的宅基地纠纷、打架生气等事情,或

  者向上推诿,或者在干部之间“踢皮球”,或者干脆不理不睬,任其发展,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关心群众疾苦,如在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企业占地等方面强制推进,侵害当事人利益,还有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不透明,不能及时、按标准给群众兑现,造成失地群众生活困难,群众有意见。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是少数乡镇、村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错误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而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缺少预防和制约不廉洁、不公正、不民主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四是监督跟不上,没有力度。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对策和建议是:

  1、加强领导,增强县乡两级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首先,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都要成立专门负责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小组和机构,确保此项有组织、有领导、有人抓。其次,要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目标任务,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县乡两级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做到与

  经济建设及其他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其三,要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具体任务的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2、强化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针对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浓厚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要重实际,重效果,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制度化,重点加强对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廉政勤政、一心为民教育,使其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龙头工程,以“两规范两监督”(规范农村两委关系,规范村级干部行为;群众监督,上级监督)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要完善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进村党支部选举的“两推一选”办法,重点是要为每个农村班子选好“一把手”。

  4、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机制,抑制腐败现象发生。首先,要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无章办事”的问题,立足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其次,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要创新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推行乡、村两级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在农村设立(聘任)“两组两员”(即支部纪检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和党内的纪检员,非党群众中的党风廉政监督员);要认真落实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和公开不明细等问题。三是加强“村账乡管”,并且做到与村民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紧密结合,全面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四是推行村主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五是加大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起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稳定一方之效果。

  5、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深入开展“平安村组”、“文明村”、“信用村”等创建活动,坚持实行齐抓共管、上下结合、社会综合治理的格局,做到党风、政风、民风一齐抓,以党风带动政风,以政风促进民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五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段党委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这个党建工作着力点,以解决脑子懒、步子慢、作风散、措施虚为突破,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为完成三大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中,干部职工思想受到深刻影响,发生很大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主要有:

  1、“融入中心”方向偏移,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一是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铁路运输供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逆转,在安全经营稳定三大任务的压力下,部分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偏移、重心移位,大家一门心思忙于安全运输?硬任务?,而忽视了思想保障?软实力?,淡化了?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安全管理、货源营销、增运补欠、节支降耗上。谋划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精力减少,调查研究出现空缺,思想教育脉搏把握不准,没有针对性地观察和体会职工的所作所为,不知职工所思、所想、所求。二是政工力量减弱。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站段的管理模式、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政工队伍与业务干部比较,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后备力量脱节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到班组、落人头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直接催生畏难情绪,对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慵懒的等靠思想,认为改革是路局的决策,对诸如岗位调整、收入分配等产生的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在政策引导、形势教育、矛盾化解和思想稳定上动脑子、迈步子主观能动性不强,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政工队伍年龄及后备力量?瓶颈?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活力和思想领域的活泼氛围大受影响,一些基层组织老思路、老步伐、老做法问题突出。客观上的力量薄弱导致了某些环节思想政治工作细、实、真的淡化、弱化,抓工作一紧二慢三罢休的情况比较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到,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有些教育内容抽象的多,形象的少,未能结合实际深入展开。

  2、“融入中心”思路单一,教育方法缺乏“前瞻性”。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实。面对站段整合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职工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变化和挑战,以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尤其在职工收入这个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点?不到位,缺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的创新,理论学习没有针对性、缺

  少情理启发和精神激励,方法死板,只是当好?传话筒?,一味地念念文件、读读报纸,上头说啥我说啥,能引起共鸣互动的话题很少触及,为?要求?而学使职工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对上级深入推进改革发展重要指导精神和要求的传达照本宣科、点到为止;即使系统地重点学习、传达,也在联系实际进行深化和拓展上存在不足,教育方式、方法上只是片面追求即时效应,实际效果较差,致使职工不易接受,没有很好地给职工群众搭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安全发展、促进内外和谐的奋进?舞台?。三是机制考核力度不强。虽然有政治工作考核办法、评价标准,但考核比较随意,不规范,与考核办法不对应、不相符,存在走过场现象。现实中一些基层组织未形成综合性、社会性、动态性、对比性的日常评估和考核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用行政管理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常态,形式化的思想政治考核?杠杆?在开掘潜能、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激发全员劳动和创造热情的力度大打折扣。

  3、“融入中心”不够协调,机制建设缺乏“实效性”。一是?一岗双责?缺乏配合。部分车间(站)主任(站长)和支部书记融入意识不强,日常工作缺乏交流,部分工作未能做到相互配合,存在党政正职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管理缺乏统筹谋划,缺少合力作用,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切实融入安全生产,看不到发展进程中问题的复杂性、任务的长期性,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更不能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解决职工头脑中的疑惑。二是?一岗双责?缺乏认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成绩不易量化,而企业越来越追求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越来越重视各项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果。基于这种观点,部分车间(站)主任(站长)重生产、轻教育,认为抓住了安全经营就抓住了一切。而支部书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及价值作用表现在思想统领上,只要尽心尽力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便问心无愧。尤其是一线班组对?一岗双责?认识模糊,制度执行力较差。三是?一岗双责?缺乏互动。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基层工作存在隔行隔山的情况,车间(站)主任(站长)强调安全管理?一把手?责任,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在整体工作布置以及执行落实上?

  一条腿走路?。支部唯?思想?行动,主观上的职工思想问题大多与实际问题和物质利益有关,而思想政治工作并非权利和物质的决定者的思路偏颇,隔离了?融入?安全发展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整天围着文件转,思不出位、行不越位,实际工作少有通力互动。

  4、“融入中心”情感不到位,服务手段缺乏“结合性”。一是缺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性分析,形成了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工作对象的研究没有准确把握住青年与中年、党员与群众、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工等各种不同层次的群体差别。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不能准确把握需要与服务的关系,切合实际的感情融入缺失。二是缺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对职工期盼通过改革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以及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时,没有很好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相一致,在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忽视职工的精神追求与合理的物质追求,割断了个人命运与单位兴衰地联系,光要付出的?精神战?伤害了职工的工作激情。三是缺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靠广大职工去干事业。但一些车站(车间)一味严字当头,只讲从严管理、以严治路,无暇顾及宽松工作环境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看作?业余?事情,平常不思考、不分析、不实践。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渗透力、约束力和感召力就更为迫切和必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进行多方位综合考虑,从目前看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班子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增强生命力,关键要提高两级班子的五种能力:一是提高把握工作大局的能力;二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三是提高驾驭安全局面的能力;四是提高创新经营管理的能力;五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尤其是在铁路改革以及经营安全压力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深层次影响的情况下,更要求每名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下大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求真务实,坚持?八到?:情况到职工中了解,问题到生产一线解决,干部到职工中考核,人才到职工中培养,课题到职工中调研,感情到职工中融洽,工作到职工中落实,效果到职工中体现,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把方向、聚力量、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2、落实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一是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跟进整合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做职工需要的事、说职工想听的话、讲职工能懂的理,化解矛盾做到以情感人,处理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尽可能把无情的改革同有情的操作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组织的理解与关心,从而激发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紧密围绕改革稳定主题,加强关键时期、重点阶段的思想政治融入工作,针对性地开展?解疑释惑?和?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问题和隐患解决在矛盾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生产、增运补欠全过程,通过宣传舆论引导,讲清面临的形势任务,强化思想引导,稳定职工情绪,鼓舞工作干劲。

  3、着力提升素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要建立一套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素质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抓好?五爱三保?主题教育,并利用?乘高铁、看发展、迎国庆?教育成果,扩大先进模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劳模先进的感召力、辐射力和推动力,努力把职工的?爱国心转化为事业心、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凝聚力转化为战斗力?。

  4、狠抓机制落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聚合力。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制度,确立?主要领导要抓在‘手’上,分管领导要干在‘位’上,政工人员要定在‘岗’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干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完善支撑安全、稳定、经营发展大框架的?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内容纳入党政工团组织的季度、工作目标,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明确任

  务,认清方向,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齐抓共干的聚合力。

  5、创新管理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约束力。思想政治要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必须深化和加强?一岗双责?制度管理,靠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证,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促进。一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一岗双责?导向制度。要坚持?一盘棋?、?大政工?主流思想,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新理念,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二是要创新?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紧密挂钩,与干部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人人管、时时抓。三是建立?一岗双责?工作例会制度。站段党委要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总结?一岗双责?好的做法,推广好的经验;车间(站)党支部要坚持?一岗双责?月分析、季总结制度,对执行、落实情况把脉定调,准确掌握工作动态;一线班组要落实一日作业过程中的?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反馈思想动态、协助做好稳定等工作,及时化解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堡垒。

篇四: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文化建设是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边防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在上级的要求下,在总队党委、支队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各边防派出所不断加大对基层警营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但就当前的情况看,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远远落后于边防工作的其他方面。

  一、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基层单位领导和官兵重业务实绩而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基层文化工作不是边防的中心工作,导致一些单位领导没有把基层文化工作摆到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如何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没有一套周密的计划,存在着无从下手,应付检查的现象。个别官兵认为基层边防派出所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

  ,整天的工作都是处理一些渔船民违章、打架斗殴、盗窃伤害的案件

  ,文化建设得再好

  ,对提高侦查办案能力毫无裨益

  ,是一项“无用功”。同时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延伸到渤海湾以及唐山海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占地赔偿引起的上访事件与日俱增,基层单位和民警工作多压力大,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开展警营文化建设。

  (二)官兵对现有的警营文化兴趣不高,警营文化的氛围不浓。部队政策的改变致使大量的“80末”大学生参军入伍,来自大中型城市的他们,表现出来的第一符号就是信息多样化,而现有的部队文化的内容、形式、状况难以跟上这种渴求的需求。并且,在互联网的诱惑下单调老套的警营活动已经没有可比性。“一张桌子一盘棋,不是下棋就升级,篮球比赛周周齐”,已经让官兵们感到了索然无味,它们已经不是基层文化娱乐活动的一项内容,而是上报政工信息的一种工具。

  (三)官兵对基层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曲解文化内涵

  ,对文化形式理解趋于肤浅。基层文化深层次的内涵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理解

  ,基层文化只是被理解为业务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演出

  ,停留在“吹拉弹唱”的层面

  ,仅仅是官兵业余生活的丰富和点缀以及迎合上级工作的一项内容。文化建设常常游离于部队建设和业务建设之外

  ,远没有作为一项战略“品牌”来大力建设,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作用的发挥。

  (四)缺少文化氛围。少数基层干部抓此项工作的方法不多,将文化修养置于脑后。公安边防工作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

  ,大量的工作和具有危险性的任务以及各种繁复的考察指标

  ,使得官兵始终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

  ,加上警力不足、机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

  ,基层官兵没有多少机会进行学习、修整、补充和提高

  ,造成官兵文化知识学习心态疏松惫懒

  ,部队内部文化建设蔚然成风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不能把基层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全面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1、闲置多,使用少。少数条件好的单位对娱乐室的硬件建设投人相当的财力、物力,设施配备比较齐全,但维护保管不善,利用率不高。有的娱乐室、图书室上级检查时才打开,设备缺少必要的登记和专人管理,使得图书破损无人补缺、健身器材损坏无人修理、乐器锈渍斑斑无法使用,一些文体器材由于不会使用成为摆设,俱乐部应有功效不能发挥和体现。

  2、群众多,骨干少。部分单位警营文化氛围不浓与缺乏一支稳定的文体骨干队伍有关,与没有形成挖掘、培养新人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关。一些基层单位“学歌靠唱机”、“打球靠体力”,警民共建搞得好的靠关系。文体人才的缺乏,正在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工作发展和提高的瓶颈。

  3、活动多,效果少。一些基层警营文化活动搞了不少,但活动不“活”,活动所体现的思想性、时代特征、警营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新意,没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直接影响了活动效果。

  二、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队工作任务重与组织文化活动难之间的矛盾。随着唐山海域

  及沿海高速发展,当前我辖区正处

  于人民内部矛盾突显期、刑事案件高发期、治安案件复发期,边防部队担负的执勤任务越来越繁重复杂,官兵在平时抓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法执勤的同时,还要做好上级各种检查考核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边防派出所,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开展活动存在组织难、集中难,许多官兵因执法执勤任务繁重,无暇参与,限制了警营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警营文化硬件设施不足与基层条件差之间的矛盾。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边防部队有关规定,基层必须设置学习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棋牌室、荣誉室、体育活动室等,各类器材设施的配备也有相应的标准。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一定物力财力,但由于一些基层单位条件艰苦、经费紧张,连急需的装备器材经费都不足,更谈不上警营文化建设经费,有的单位只能几室合一或个别库室缺位;阅览室图书资料陈旧、可读性较差;电脑室电脑数量少、性能落后等。目前,滦南边防大队3个边防派出所只有柳赞所相对硬件设施健全,其余两个所由于营房条件的限制,基本没有文体娱乐室、电脑学习室等场所和设施,直接影响了警营文化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三)官兵文化需求多元化与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之间的矛盾。现在的官兵思想活跃,知识面宽,表现出对文化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了解到更多更好的文化形式,得到更高更新的娱乐享受。调研发现,一些战士对基层营文化生活不满意,认为活动内容比较浅显、形式相对单一、缺乏感召力、吸引力,因此在单位组织活动时,战士参与热情不高,个别战士甚至消极对待。

  (四)文体骨干流失快与培养慢之间的矛盾。基层文体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较少,很难形成较为稳定的文体骨干队伍。许多基层花大力气培养的文体骨干,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随着战士调动或老兵退伍,文体骨干流失严重,“传帮带”跟不上,形成断层。缺少文体骨干的引领作用,活动开展难度加大,使得基层警营文化活动质量不高,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五)官兵求知欲望强与学习活动少之间的矛盾。随着兵员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官兵的学习热情增长,文化活动也从满足消遣逐步转变为求知需要,这对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读书、写作、学计算机等学习活动在基层开展力度不够,没有发挥网络学习的便捷优势,日常的文化活动仍然停留在打篮球、看电视、玩电脑“老三样”上,无形中抑制了战士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加强公安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已难以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我认为:

  (一)领导要重视。一羊先食草,群羊则从之,领导重视是警营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要把文化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要像抓业务那样抓文化工作,切实做好文化工作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文化设施,优化文化环境,提高文化生活质量。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参与基层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基层文化活动的方向,了解基层民警的文化生活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警营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二)结合工作实际,搞好“两个创新”。一方面,要搞好观念机制创新。就是在上级机关的统一要求和组织下,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警营与其他单位、警营内部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交流,力求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效益,努力打造与警营节奏同步,与新时期官兵需要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警营文化。另一方面,要搞好方法形式创新。就是要善于利用网络传媒的手段,善于借用警民共建的形式,善于抓住时机,善于紧跟时代和社会文化前进的步伐,善于与完成各项任务相结合,善于以开展各种竞赛为契机,不断创新内容,拓宽领域,增强吸引力,以适应时代要求及官兵新的娱乐兴趣和审美需要。

  (三)注重“两个提高”,巩固警营文化活动效果。一是提高官兵文化素质。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对官兵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加强对官兵的培训和学习,增加文化内涵,使他们的兴趣从单纯玩乐转移到开阔视野、完善自我方面,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官兵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增进身心健康。二是提高警营文化品质。警营文化对官兵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是促进部队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调和剂。

  基层要注重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帮助官兵树立科学的荣辱观,让官兵在美的熏陶中培养情趣,提高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为提高官兵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四个结合”,提高警营文化活动质量

  1、结合部队工作开展活动。警营文化活动要与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这样既能增强警营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同时又能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军事训练的趣味性,缓解官兵学习、训练、执勤压力,实现基层文化对政治教育的深化作用、对军事训练的激励作用、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对官兵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

  2、结合官兵兴趣爱好开展活动。警营文化活动目的是激发官兵的情趣,让官兵身心得益。可以根据官兵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拉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基层文化适应官兵、贴近官兵,使官兵乐于参与活动,勇于展示特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爱民固边开展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利用共建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设施共享,丰富基层文化的内容,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实现部队与地方文化共建“双赢”。

  4、结合驻地特色文化开展活动。基层单位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在保持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内容,创造独特的警营文化环境。用特色文化打造品牌,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使官兵真正感受警营文化活动的魅力。

  (五)落实“三个健全”,保障警营文化建设

  1、健全配套的警营文化设施。基层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应根据官兵需要和兴趣爱好来完善,而不是盲目的引进,如图书资料可以请出版社或书店送书进警营,由官兵自行挑选,一些乐器可以根据基层文体骨干的专长购买。

  2、健全完善的警营文化管理制度。一要创造全方位开发、全员额参与的大文化环境,让每个官兵都能从中受益;二要充分利用现有器材

  设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三要加强硬件设施管理和维护,责任到人,延长其使用寿命。

  3、健全科学的文体骨干培养机制。一是每年征兵、新兵人伍时,为有特长爱好的战士建立档案,搞好文体骨干的培养储备;二是基层干部和士官相对比较稳定、素质较高,重点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的能力;三是在调动、复退等方面对文体骨干实行政策倾斜,保证骨千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健全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激发广大官兵的进取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力争营造团结拼搏、健康向上的“和谐警营”氛围,为部队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期消防警营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新时期消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分析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消防部队文化建设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总体上规定了部队要活跃基层文化生活,而《消防部队基层俱乐部建设暂行规定》(后称《暂行规定》)就消防部队如何规范和加强基层俱乐部建设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在警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警营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不

  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拉得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更好的培育官兵旺盛的战斗精神。下面结合当前消防部队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的实际,谈谈个人的认识。

  1.当前消防部队基层警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从《暂行规定》实施后,绝大部分单位结合部队实际,普遍将文化工作纳入了基层工作重点之一,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的投入都有所增加,基层文化建设的软件和硬件也有明显的改善,部队“三基”工程建设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部队基层文化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单位还存在设施陈旧、内容老化、形式单调、骨干缺乏、管理不善、制度落实不严等突出的问题,这势必制约着消防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满足不了基层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1.1计划性差,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单位对开展文化工作心中没有谱,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很大,基本上是想到开展什么就开展什么,没有一个统筹规划和安排。在一些单位虽制定了文化工作计划制度,也成立了组织机构,设置了场所,但不知道文化场所及设施的功能,不懂得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导致文化工作的计划制度和场所仅仅是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花瓶”,争名次的“景点”,场所的设施成为一种摆设。

  1.2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上呆板单调,思想性、针对性和群众性不强一些单位不会结合形势任务、中心工作和官兵的不同层次需要来开展文化活动。一些单位在落实“队列集合有歌声”的要求时,仅仅满足于“有歌声”,没有及时组织学新军歌,唱来唱去都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纪律严明歌》等几首老歌,而且唱的时候也不好好组织,稀稀拉拉唱完就了事。常常如此“例行公事”,不仅不能调动官兵的兴趣,同时也不能使唱歌达到活跃气氛、振作官兵精神、鼓舞官兵士气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影响队伍的风气。在进行警民联欢活动的时候,只是满足于一个小合唱,好的时候能有人员独唱,没有更好的体现消防部队的文化内涵。

  1.3文体设施器材管理不当,使用率低,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图书室摆设的书刊旧的多,新的少,实用性也少,长期无专人管理,借阅制度流于形式,藏书在不断地减少。部分干部缺乏读书学习引导,战士的兴趣往往只集中在娱乐、休闲、网络游戏等图书上,图书利用率不高。有部分单位,与驻地新华书店建成共建单位,花费不少精力弄了一大批书回来,结果书籍要么破损要么丢失要么是折旧的书,图书不更新不实用,战士更不爱看。

  1.4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繁重。而警营文化是软件建设,部分单位认为警营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只重视训练及各种考核,认为训练及考核决定单位的排名次,只是警营文化建设怕影响单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不是

  报着陶冶情操和鼓舞士气的态度,而是将它考核加分的一种手段,只是到开展比赛或警民联欢时候,急时抱佛脚,短时间速成,仓促上阵,从而达不到寓教于乐的功能,却反而导致官兵对活动的厌倦,产生抵触心理。同时节假日活动多,平时活动少。

  2.基层文化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2.1认识不到位,成为制约基层文化的瓶颈一些单位把文化工作理解为可有可无,只要上好教育课,抓好业务训练和执勤备战工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它摆到部队建设的突出位置,认为文化工作的功能只不过是蹦蹦跳跳,呵呵笑笑的事情,不把它看作是培养官兵远大理想,陶冶官兵情操,塑造“四有”军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干多少算多少,能够应付则应付的思想,致使抓文化工作的力度不

  够,紧贴部队的实际性差,针对性不强,与时代旋律不合拍,与警营节奏不同步,不能满足官兵的实际需要,难以成为政治工作的鲜明亮点。

  2.2基层干部人手少,日常事务繁忙,忙于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文化工作是软指标,要求没有其他工作那么硬,工作忙起来时,许多干部常常把文化工作向这边推推、往那边靠靠,因而对警营文化工作的开展摆不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即使是集中精力地抓,文化工作也不像其他工作那样立竿见影出成绩,而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取得成效,所以有的干部不愿意抓警营文化工作,看到基层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也不以为然。

  2.3消防部队缺乏一支经过培训的稳定的文化骨干队伍相对各种训练、业务,技术骨干培训,文化骨干培训少得几乎可以忽略。目前,就连部队里传统、最有感召力的唱歌活动,基层部分干部都不会乐谱,不会教歌,难怪战士抱怨说“唱来唱去两支歌”。可以说,现在基层文化骨干基本是一片空白,“多面手”的干部也越来越少,干部不会,士兵不会,骨干不会,普通战士也不会,无形中就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开展,就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从当前的兵员的素质来看,现在入

  伍的战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活动难以组织实施。一些活动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可质量和效果仍不尽人意。

  3.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的意义

  3.1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需要一支队伍有没有战斗力,取决于这支队伍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凝聚力又来源于官兵的共同价值观。战斗力的提高不

  仅要靠先进的装备、充足的经费、科学的管理,更取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培养官兵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健康的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把全体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合力,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

  3.2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是培育良好战斗精神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警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陶冶了官兵的思想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培育良好的战斗精神,使官兵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

  3.3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是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的需要在消防警营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的作用,鼓励每位官兵实现在部队成才、建功、立业的愿望,引导官兵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可以在部队内部和社会上,展示消防官兵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执著追求,英勇顽强,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树立消防部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红门卫士形象。

  4.警营文化建设的对策

  4.1确保警营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警营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常抓不懈,积极开发警营文化资源,善于发现官兵文化方面的特长,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让警营文化贴近官兵生活;使官兵乐于参与活动,积极展示特长。对于文艺骨干,要加强有重点的培养和教育。根据官兵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拉动警营文化活动的开展。

  4.2邀请地方艺术专业人才到部队进行现场指导要充分利用消防部队与地方交往频繁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地方文化部门和学校的联系,经常邀请地方上的人才和文艺专业老师到部队定期进行现场辅导,做到优势互补,互相交流,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效益。特别是重大节假日可以邀请驻地单位,组织开展警民联欢活动,多学习人家好的方面,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进行。

  4.3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文化育人根据官兵“求知、求美、求真”的文化需求,不断创新警营文化的内容,比如在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书法、诗歌、摄影等文艺作品的征集、比赛和展览活动,不仅可以活跃部队官兵的生活,又为部队警营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从“文化娱人”走向“文化育人”,文化工作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和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五: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目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通过我们近期的抽样调查反映,目前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

  题令人担忧:

  一是基层文化建设出现严重滑坡的现状应尽快扭转。

  1.基础较差

  ,文化阵地和设施规模不等

  ,参差不齐。

  2.经费不足,难于添置更新设备,无市场竞争力。

  3.“三权下放",造成体制不顺

  ,管理空白。

  4.人才缺乏,无力组织开展宣传文化活动。

  5.占编缺岗,名在其位少问其事的现象仍有存在。

  二是宣传文化活动出现的“热与冷

  ”现象不容忽视。

  1.广场活动热阵地活动冷。

  2.重点地区热边远地区冷。

  3.重要活动热一般活动冷。

  4.民办项目热官办项目冷。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认识。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重

  点在投入,关键在领导。过去发展不快的原因是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制约,而现

  在更多的则是领导重视不够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可以说,不重视宣传文化建设的领导,就不是一个开明的领导,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可以说,要想在今后的“三个文明

  ”建设中加

  快步伐,走在前列,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领导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

  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对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的力度,以及对待那里

  人民群众的感情

  深度。

  总之,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

  2.要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并恢复原来已经实行,同时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基层宣传文化建设继续列入乡镇

  工作年终综合考评的范畴。把该地基层宣传文化建设的成效作为衡量全部工作

  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拿出抓计划生育和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样力度来抓此

  项工作,以此促使基层领导干部重视、关心、支持基层宣传文化建设。这是保

  证此项工作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3.要尽快解决宣传文化主

  管部门对基层文化干部

  “只管事,不管人、财、物

  ”的问题。重新恢复

  “三权

  ”上管

  的政策,这样对宣传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有利,对基层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有

  利,对管理和培养基层宣传文化干部有利。

  4.要尽快制定和出台鼓励文化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责任措施。在发挥各级

  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大力吸引社会、企业、民间团体

  与个人投资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产业开发,以此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推动

  地方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5.要制定基层文化干部选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标准,真正建立一支热爱

  和献身基层文化事业的、合格称职的干部队伍。对待现已在岗的文化干部,各

  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要拿出培训规划,订出培训措施,可采取脱产上学、在岗

  自学、集中轮训等办法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中央、省级宣传

  文化部门要与教育部门一起,编写出一套切合基层实际、简明实用、贴近时代

  的宣传文化干部教材,下发到每个基层文化干部的手中。

  6.要进一步发挥

  “双百工程

  ”、“杜鹃花工程

  ”等宣传文化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

  用,加强对各文化中心(站)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做到:

  “旗帜不倒,阵地不

  丢,财产不失,干部不离,活动不停

  ”。

篇六: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内容,转变作风。切实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从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期间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特点;问题;对策

  前言: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较从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基层群众文化的特点

  具有基层性强的特点,基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也是生产力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一方面它是多元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个人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基层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基层群众基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需要自主创新方法和具体内容,以满足每个人多元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它是富有的。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的创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此,群众文化工作属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致力于提高每个群众的文化素质。

  2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活动诱惑力不足

  尽管推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紧紧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要求。比如每年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在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

  点定期举办多场大型文艺演出,切实做到大型活动成为常态;定期举办基层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展,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由于资产、人员等各方面的限制,加之节目本身不适应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群众对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内容不太丰富、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多数时候仅限于表演地方戏曲和歌舞表演,致使群众文化生活匮乏,文化活动层次也不高,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2.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快速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加快。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而之前的部分文化设施已陈旧老化,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文化活动场所紧张,缺少文化阵地,严重束缚了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即或是有一些阵地和设施,群众并不喜爱,比如设在村社的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十分不利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2.3文化团队管理不及时

  目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工作管理方案,现行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得到落实。同时,文化基础设施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专业队伍鲜见,业余队伍不多,导致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文化宣传不足,不能满足文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要求。此外,文化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不及时,也降低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水平。

  2.4减少分配的资金

  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要以资产为基础。但是,鉴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基层群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没有性能优良的设备,也是影响文化活动推广的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

  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可行对策

  3.1扩大文化推广规划范围

  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群众认识。一方面,要实地调研基层情况,以零距离沟通为基础,把握群众文化诉求,详细解读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即时分享大众文化相关素材,正确引导基层群众形成合理的文化意识,争取更多的相互合作。例如,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整合利用农村文化书屋的文化网络资源,深入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演经典戏曲、播放影视红片等。进而激发群众的具体参与热情,提高体验的实际效果,最终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

  3.2综合当地实际情况展示民族特色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展示民族特色,挖掘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保留民族民俗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创新,让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形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比如,每年举办的米线文化节,充分结合了本地的文化特点,并且是以农村群众非常欢迎的形式进行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农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

  3.3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还要抓好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装备的基础建设,构建健全文化保障体系,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覆盖。如要在每个自然村基本建设文化城广场、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场所,配备必要的基础机械设备,保障群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全面推进文化下乡,培育独特的地方文化,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精神、物质和文化水平。

  3.4加强文化团队管理

  首先,要建立人事管理办法,严禁代理、兼职;其次,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体系,为群众文化工作吸纳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文艺培训课程,提升农村文艺工作人员的整体文艺水平和文化素养,或者通过其他文化活动形式,调动农村群众人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另外,有要聘请专业的群众文化建设人才,围绕农村文化建设发挥这些专业人才的能力,营造出更加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氛围。最后,在开展群众

  文化建设活动的时候,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环境,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5增加基金分配范围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逐年提高财政投入,设立项目资金,保障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考虑到所有用于文化活动的资产的维护,还应成立专门的监督工作组,严格核实资产的使用情况。特别是要确保收到上级资产后,全部用于文化活动组织的全过程。二是利用社会力量。要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发展组织的协作范围,为社会发展吸纳各种活力。在实际生活中营造一种大家都来支持基层文化事业的氛围,走“共建、共享”之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合作范围。比如举办“樱桃节”活动内容的时候,手机端可以与店家合作,拍照手机就是礼物,促进群众的购买冲动,使门店与群众实现互利共赢。

  3.6实施“文化度假旅游”新项目

  在政策方面加大对旅游价值区域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紧扣“文化振兴”,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旅游中,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殖业,烤烟、鲜花、西兰花、樱桃种植业,生态绿壳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同时,大力推动主题式、果蔬采摘、垂钓等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设计独特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窗花、木雕和石雕工艺品,在度假旅游场所展示和销售,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3.7打造基层互联网文化管理体系

  应引入网络技术,充分协调各种基层文化网络资源,完成资源共享。一是解决当前文化网络资源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整合辖区内文化网络资源,统一编目,制定可行的管理办法,形成城乡一体化文化网络资源交流沟通管理系统。同时,要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服务平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建设是众多群众期盼的,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的宣传推广。在实际的文化建设

  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从全局与长远角度发展出发,将文化建设作为未来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道路,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时期文化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连云.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策略分析[J].参花,2020(17):142-143.

  [2]吴敏玲.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0(10):185-186.

  [3]马伊拉·热合麦提.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服务职能初探[J].魅力中国,2020(25):55.

篇七: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摘要: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对社会和睦发展起到十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实质活动。在这个时代发展趋势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和大家文化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大众的生活和文化水准还在快速提升,现阶段的文化早已无法完全达到大家的需要。在一线群众文化中,文化正确引导与文化复兴发展息息相关,对地方文化基本建设具备一定的影响。文章内容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况进行分析,剖析并讨论合乎当今社会时期发展的文化队伍管理对策。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问题;创新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基层站作为基层和当地优质沟通的桥梁,在地面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多种多样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基层地铁口理应充分运用管理职能,积极开展群众活动,进一步做到群众的需要。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层要站在发展环节中,配备比较完善的设施机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具体工作规定,使相关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但现今实际发展中,许多基本上站设施破旧,种类比较不完善。一些设施老旧,暴露安全隐患,基层群众行为没法有效开展,个人行为预期效果不太理想化。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地区设施和设备不全民化,该站一部分活动无法多方位展开,十分不利于基层人民群众的建设和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因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不会给老百姓及其政府部门一切直接经济效益,促使很多地区欠缺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专业策划人及其造型艺术带来技术骨干,开展活动的科技含量比较低,人民群众不能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表现形式单一,一般是以传统歌曲演出、小品表演为主导,基层群众的参与性比较低,在文化活动开展环节中,基层群众无法得到具体的幸福感,这不但严重影响活动开展的高效率,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参与其中兴趣爱好。

  (三)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活动人才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经济趋势区别日益扩大。由于城市经济水平、基层机器设备、工资、生态环境会比农村高出许多,一些出色的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回到农村或基层公司展示自己技能专长,而是通过留在城市发展。结果,许多农村专业性和专业性不足,不能支持和促进农村基层工作上,基层广大群众基建项目落伍甚至止步不前。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创新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必须对基层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基层工作对群众基建项目的重要性,加大基层工作资金管理,鼓励有足够的资金可用,让基层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让基层工作体会到更丰富的群众具体内容[1]。除此之外,过去所使用的活动方法与内容已经无法融进大伙儿日益提升的需求。因此,底层站相关负责人需要创新意识,使活动的方法和具体内容更加寓意深远。例如,将本地优良传统融入活动中,使活动具有乡土文化。此外,充裕通过手机、微信的公众号、抖音视频等网络媒体,加大对底层群众活动推广和推动力度,进一步扩大群众活动知名度和感染力。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

  底层艺术馆理应提升过去干工作以领导干部令人满意为基准,向以大众满意为基准转换。针对本地未满十八岁、工薪族、文艺范儿爱好者每个年龄

  段、爱好的活动实际需求深入调研,应对不一样人群爱好特性与文艺范儿要求开展更加具有更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应对县乡村级儿童开设艺体类培训内容、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知识、锻炼身体活动等。面对老年人群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归类开设书法课、形体课、美声唱法演唱、音乐演奏等音乐班、演出团演出、健康养生与康乐课等,还能够开展有关赛事、展览会、演说、演出活动,来丰富老年人课余生活,推动身体健康,也可以提升以此增强她们参加的积极性,塑造她们造型艺术素养和造就水准。与此同时还应该多开展民俗文化性活动,与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让新一代人民群众理解与喜爱本地民俗风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从兴趣爱好爱好者中发掘文化传承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重视人才培养,发挥专业人才的带动作用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要做到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在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环节中既需要在创作、表达形式及其管理方法手法中进行自主创新,还需要引入有才能的人,让对于当地的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明确提出有关建议,并根据国家建议制订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使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喜欢。为了能让基层群众的历史文化活动更为形式多样,除开传统文化艺术之外,还能够融进一些当代元素,如传统文化艺术节、漫画展、少儿街舞等活动,使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更为符合时代进步;提升与互联网媒体的合作方,增加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引导,让各年龄段的基层群众都能添加符合自身爱好的民间文化艺术团队,使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更丰富。

  (四)增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公共服务意识

  伴随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大众的生活愈来愈多样化,精神需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必须与时俱进,有关部门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有关工作。最先,在开展大地群众文化中持续保持方位,依据社会主义改革新时期下文明创建的政策要求,举行有关主题风格和文体活动活动,让群众恰当传承红色文化,散播道德模范故事,发扬社会主义改革中华传统美德。次之,明确开展接地装置造型艺术活动应掌握的重要环节。以出色的群众文化活

  动和群众的民族自信和信赖感散播传统式,推动群众文化基本建设。再度,必须坚持群众文化活动,充足寻找大众的声响与需求,以民为本,掌握大地多样化生活的需要,不能一刀切地开展活动。需要注意活动的多样化,让大众都参加发展过程。仅有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群众才可以积极主动开展,才能获得成效。

  结束语

  总的来说,群众性活动具备广泛普及性、多元性和多样性。开展群众性活动,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改造,达到老百姓精神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中阐述了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对策,提升了基层人民群众工作质量和高效率,更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赛吾列席西·哈赛.如何发挥基层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陆桥视野,2022(04):94-95.

推荐访问: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文化活动 存在问题 基层